张经理不以为意,摆了摆手:“没啥不对劲儿的,市里正和公司谈转制的问题,应该问题不大。以后我这边应该就是市一建了,我不得抱紧大腿呀?”
“公司能同意?”
“连市亲自去谈,省里也支持,问题不大。就一家建筑公司还不至于让公司舍不得撒手,不是还有二三四五好几个建嘛,又不差咱们这一个。”
“那能一样吗?”三哥舔了舔嘴唇:“过来的话,级别怎么算?”
“正处呗,副厅待遇,这玩艺儿没啥差别,咱们干的是企业,级别那玩艺儿我没感觉重要。而且咱们过来的话,你要是有想法,往行局走就容易多了。”
三哥摇摇头:“我可没那想法,我也干不来,就这么混着挺好的,还不操心。”
“没出息。”张经理撇了撇嘴。他知道三哥说的真心话。
“有吃有喝的,一家老小平平安安就挺好,想多了没用。”三哥叹了口气。三嫂的一场大病对他的影响相当大,甚至改变了人生观。
张经理知道三哥就是这样的人,也懒得和他讨论这个话题,转头看向老六:“还要用石灰粉的话,那咱们是不是还得烧窑?”
“如果买的价格过高的话,最好还是自己烧。咱们这又不缺原料。”
“我靠的了,要是再弄个石灰窑,那离自己生产水泥还差啥了?那就干脆再弄个水泥厂得了呗,反正以后建筑也是离不开的玩艺儿。”
过去的人都是这么个思路,就是全产业链。
像钢铁公司从勘探到出钢,每一步都是自己做,大大小小一千多个厂矿公司单位,连职工福利都是自己办养殖场农场牧场和果园。
砖头,自己烧,电线,自己产,水泥,自己造,工作服,自己缝,发电厂就搞了好几个,还有海产养殖,自己修铁路买车皮办货运段。连玻璃厂吹瓶厂都有。
这么干的结果就是体积越滚越大,负担越来越重,成本越来越高。
老六想了想,水泥这东西到是可以搞,必须工业品嘛,而且这会儿还是属于紧俏物资:“水泥到是可以产,不过单独建厂就没必要了,就在砖厂下面弄个原料车间,注册个商标就行。”
“也行,以后规模上来了再说,那我安排人上山去找找地方。”
杯溪这边只要是山就有矿,差别只是储量的高低和开采的难易度问题,石灰矿这玩艺儿到处都是,可以尽情的挑挑拣拣,找一个交通方便开采成本低的地方。
九十年代的时候,这边遍地都是小煤窑和水泥厂,都泛滥了。金银铜铁铝镁铅锌硅钙什么矿都有,温泉也多,妥妥的宝地,是道教的北祖庭所在。
这里还曾经是高勾丽的都所,是满清起家之地。高勾丽是汉代高勾丽候的封国,和南朝没有任何关系,是他们自己硬往上赖。
“那要是按你这么说的话,就把加气砖放这边,瓷砖放到东头。”
“行,都差不多,共用一个沉淀池就行。沉淀池附近留一些空地,不要搞永久性的设施。”
“干什么?”
“考虑以后是不是搞一个污水厂,没太想好。先准备着呗,反正这么大地方。”
“你是说,这边厂子起来把烟尘这一声解决了,还要考虑污水是吧?我感觉也行,现在都特么往河里排,鱼都快没有了,你看一洞桥二洞桥那臭的。”
三个人又去铁路对面去转了转,这边的厂房已经起来了,还没封顶。
又聊了一会儿,老六把张经理和三哥送回一建,他没下车,直接回了修理厂。
本来还想去市里给划出来的工业园去看一眼,结果张经理说那边现在车进不去,雪太厚了,只能等明年开春再说。
大雪对关外各方面,尤其是交通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