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 第227章亡国的真正原因

第227章亡国的真正原因(1 / 3)

刘明遇盯着茅元仪道:“你不相信?”

“茅某不敢!”

“其实这事不难解决!”

刘明遇指着周围空旷的环境道:“关外沃野千里,地广人稀,良田何止亿亩,只要灭了建奴和蒙古,将流民迁到关外来,每人分上几十亩田,或者上百亩田,再给他们提供农具种子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茅元仪道:“难就难在,总会有人想方设法给侯爷捣乱!”

在茅元仪看来,这一次刘明遇其实是有机会干掉皇太极的,如果不是朝中出了奸臣,颠倒黑白,在朝中诋毁刘明遇,刘明遇完全有机会把皇太极杀了。

就算不济,也可以追至沈阳城下,让建奴士气崩溃。

说到朝中有人扯后腿,刘明遇没有反驳这句话,因为这是事实。

刘明遇叹了口气道:“是啊,每年七百万两的辽饷,不知道肥了多少人,真要把建奴给灭了,辽饷可就没了,本侯这是在断人财路啊,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他们不拼命才是怪事!”

茅元仪捏紧拳头道:“这条财路必须给他们断了!不把这条财路断了,老百姓就没有活路了!”

这些年不知道多少流民拖家带口的跑到大名道来求一条活路,跟流民接触得久了,他自然也知道老百姓过得有多苦。

如果这七百万两辽饷能省下来,老百姓的负担就轻了一半,哪里还会有那么多人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就冲这一点,不管多少人在背地里咒骂他,恨不得弄死他,他也得将这条财路给断了!

“别天真了,哪有这么容易断的!”

刘明遇拍了拍茅元仪的肩膀道:“世界上不止你这么一位聪明人,事实上聪明人有很多,宋时有王安石,本朝有张居正,他们都看到了财税的问题!”

众观历朝历代,税收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最为典型的就是明朝,明朝末年,战事四起,朝廷入不敷出,而明朝的主要税收,来自于田地税。而此时的明朝,土地兼并严重,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官僚和众多藩王手中。

这导致整个明朝,税收年年减少,从顶峰时期的一千多万两降到明朝末年的五百万两白银。虽然明朝时期,有数额巨大的白银流入,加上银子在不断贬值,所以财政问题越来越严峻。

两宋时期,朝廷的税收在一亿贯左右,还有岁币,这不得不说,这些宋朝士大夫依仗着岁币这个耻辱性的赔款,在利用契丹人不懂金融规律,疯狂地从辽国吸纳金。

满清可以坚持,那是因为后世直接沦为了欧洲列强的产中倾销地,光每年的关税就多达四千万两白银,这笔钱在大明可是没有的。其实也不是说没有,而是这笔钱换了一个名目,比说保护费,进入了郑家的腰包。

国家和政府,要想控制住国家,首先要能收上来税,可是没有人愿意交税。商鞅的“赋税平”的平均税负思想、曹操的赋税负担平均思想、王安石的“摧抑兼并,均平赋役”的税收思想等等又分别以其独有的特色思想充实了税负平衡理论。

现在的大明官员,几乎清一色都是出身地主士绅阶级,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民,其实不是农民,而是指士绅,无论是崇祯朝时期的历次税收改革,全部都无疾而终。温体仁也好,周延儒也罢,他们虽然想做事,却因为背叛了自己的阶级,直接被整下台。

古往今来,可以说,敢向地主和士绅收税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商鞅就是认为大秦的贫富差距悬殊,希望可以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增加国库收入,于是商鞅被车裂了,王安石郁郁而终,张居正则更惨。

听完刘明遇的阐述,茅元仪有些绝望:“侯爷,难道说,这天下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

“有!”

刘明

最新小说: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太监皇子 质子无敌 大夏钦天监 父皇,朕杀回来了! 神话版隋唐演义 无敌傻太子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