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之前,就已经被转卖过两次。
《金瓶梅》成书于明代中后期,能写出这样的市民生活,想来是“取材于民间”,至少可以佐证一点,明代中后期,人口买卖已经十分严重。
毕竟在那本书里,被买卖的可不只是金莲一位,还有五两银子买的丫头小玉,四两银子买来的秋菊,出现了专门的人牙子,比如王婆、薛嫂、冯妈妈、文嫂……
若明代中后期人口贩卖已成常态,那根苗出在什么时候?
明初!
朱允炆猛地一排桌案,起身喝道:“但凡查实,一应参与人口贩卖者,立斩不赦!”
作为后世人,如何不知道“失孤”父母的痛苦,如何不知道人贩子的可恶,如何不知道这是罪恶滔天的事!
朱允炆清楚这件事很难解决,几近难解,但无论如何困难,有多少阻力,朱允炆都决定了,贩卖人口者,必死无疑!
太祖规定贩卖人口死罪,他只不过是没狠抓过罢了,我朱允炆想要认真践行下祖制,总没有多少问题吧?
至于太祖规定的那点奴婢数量,朱允炆闭着眼睛也知道不现实,满朝文武估计九成都超了,若是按照太祖规定,一律拉出来打一顿,然后将他们的奴婢放良,怕是会引起动-乱。
事情不能一刀切,那咱就改成两刀,不行就三刀,四刀,总有刀完的时候。
这第一刀,就砍贩卖人口的人牙子。
这些人可以说是最大的人口市场黑手,一手掌握着官员需求,输送渠道,一手掌握着地痞无赖,流氓亡命之徒,是真正的毒瘤!
打掉这批人,至少可以解救一批无辜的孩子,打断输送渠道。
朱允炆也清楚,这一招治标不治本,但有时候,出现标那就应该治,先别管本不本的事。
凡事不能循规蹈矩,因循守旧。
天逐渐放亮,孙栋、薛夏依旧没有来。
朱允炆盯着门口,空荡的庭院令人压抑,直至天光大亮,才有脚步声传来。
来的人不是薛夏与孙栋,而是杭州安全局千户罗显。
罗显行礼,肃然禀告:“皇上,安全局彻查、走访一夜,终在一莽汉口中得到线索。王屠夫家的小女,已被人牙子收走,此时正藏匿于杭州城中的翠江楼,孙千户已带人前往布控,特派下属请示。”
朱允炆起身问道:“薛夏何在?”
“尚在审讯抓获的莽汉,他们似乎做过不止一次……”
罗显连忙回道。
朱允炆走出大堂,下
令道:“召薛夏,随朕一同去翠江楼。”
“姐夫。”
韩夏雨喊道。
朱允炆停下脚步,侧身看去,只见宁妃站在韩夏雨身后,微蹙眉头看着自己。
“好好陪着你姐姐。”
朱允炆对韩夏雨招了招手,深深看了一眼宁妃,便大踏步离开。
杭州翠江楼,就坐落在西湖苏堤东端,临湖观花,醉景醉人,是有名的销金窟。
朱允炆没有乘坐马车,而是骑马而至。
孙栋见朱允炆到了,便迎上前,道:“爷,人都到了,找了本地富绅进去打探过,确系王屠夫家的女儿在这里,已使了银子买下,并没有受罪,不过还有不少孩子……”
朱允炆抬头看着有些安静的翠江楼,想来昨晚上都很累,到现在都没几人起来,但这并不妨碍朝廷办事。
“查封此地!”
朱允炆肃然下令。
顷刻间,周围伪装成百姓的安全局之人,纷纷脱下外衣,露出了飞鱼服,佩起了绣春刀,一队队人手封锁要道,一队队人手进入翠江楼。
呵斥声刚起,就戛然而止,伴随着沉重的落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