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民得衣食起源,生存之本。自古以来,对于以耕种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汉民族,对于土地有着无比至诚的热爱和眷恋,精耕细作,也成为了所有的农民对于土地高产的付出和执念,在白子豪的老家,其实在正月里,就已经刚开始为新的一年的春耕做准备了。
化肥和种子已经准备好了,白子豪家种的地比较少,大部分的都租出去了,留下的只是够自己的口粮的田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种植的收益根本供给不了一家人的生存和生活,在白子豪的记忆里面,物价接连的涨价,但是粮食价格却没有见到怎么样的涨幅,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小麦的价格就是八九毛钱到一块钱左右,而现如今,过去十多年了,小麦的价格依旧是这样的,但是当初上学的时候三毛钱一个的作业本,现在都已经两块钱了,差不多十倍的涨幅,更不要说其他的生活用品和物价了,这十年间,几乎都是十倍甚至是数十倍的涨幅,而粮食的价格却始终不温不火,谷贱伤农,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但是当农民种植的粮食养活了大部分国人的时候,当其他人都富裕了起来的时候,农民就像是被遗忘了一般,自古以来,农民都是最艰苦,最勇于努力和拼搏的一群人,既然种地养活不了一家人,那就想出路,但是土地始终是他们的最后的稻草,最起码,在外失败了,回来了,好歹有口饭吃。
不管你是在城里打工还是务农,有了土地就有了退路与归宿,即使有一天在外面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回到农村种地,不至于饿到。现在的新农村变化很大,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村庄环境的改善和村容整洁,其次是“生产发展”条件的改善,无不显出新气象!而这些财富的创造和改变,农民却不是在土地上得来的,而是外出继续服务于那些曾经被农民养活了的那群人,而这个过程之中还要遭受各种的非议和不公平,所以说,农民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不容易,都是血和汗的历程。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业讲究时令气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概以时令为转移。上古的农业大抵实行刀耕火种,一年的农事始于烧荒,人民为劳作而紧张,因憧憬而激动,把烧荒看作是丰收的前奏,要举行欢快而隆重的仪式。就算是帝王之家,历来也都有春耕时节,选一个吉日,亲耕的仪式的。
虽然帝王家的亲耕,也不过是作秀罢了,但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一个问题,自古以来,不管是帝王,还是普通的百姓,对于农耕都有着足够的重视,而我们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农民的耕种也极为重视的,只是这些年,出来了一部分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所谓专家,对于农村,农民,农事指手画脚,搞得乌七八糟的。
对于这些所谓的专家没有经过大脑的屁话,白子豪一次次的想到了一句话,那据来自于以为古代帝王的话,“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成为了千古笑话,也是对那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谬论者的讽刺,也是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也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网上有网友就曾这样评论,应该让那些专家停薪,下放到农村,亲自体验,经历一番之后再择优录用,白子豪深以为然。
自从过了二月二之后,已经在家待了有一阵子了,气温渐渐的升高,免疫已经穿不了了,白子豪平时喜欢穿着带夹层的冲锋衣,热了可以拆去内胆,要是降温了,就可以在装上,而随着气温的上升,地面上的温度也渐渐高了起来,随着太阳的升起,就能看到大地上似乎又一层薄薄的迷雾,地气上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