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川此时已经切换了自己的视野,注视着在他眼中显形的时间线,他要去做一件事情,或者说,去确认一件事情。
如果他有关四维生物的推论是正确的,那么未来的他,势必会遇上那栖息在时间长河之中的莫名生物,或者说,那其实不算是生物,而是某种现象,就好似打雷一般。
他现在还无法将自身连贯至未来,只能勉强联系至已经经历过的过去。但他不可以,不代表未来的他不可以。
叶川根据自己的两种时间理论,可以推论得到两种结局。
如果时间的作用是拨动画面,整个世界其实是已经做好的动画片,时间只是让其流动起来,有了顺序与因果,不会导致画面错乱。
未来,现在,过去,就像是一种换装游戏,将人形切开,分为头部,上半身,下半身,每一个单独的部分都可以任意自由切换,最后确定的三个部分进行组合,拼出一个完整的人,只要衣服的交界处可以严丝合缝,能够吻合,那因果就会成立。
在这种时间理论之下,未来是确定存在的,只是有很多未来,就像换装娃娃身上的无数漂亮衣服,而其实每一幅画面里的人物,都会认为自己处于现在。
基于这个理论,叶川知道,哪怕他不能贯穿未来,但只要时间线处于后面的他,可以贯穿过去,那就足够了。
这不是虚言,而是确确实实已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他不能主动探寻未来的信息,却可以被动接收到未来的信息,只要他此刻的情绪够强烈,强烈到足以让自己铭刻在心,强到未来的自己也不会忘记,未来必然会对过去进行反馈。
何况他早有了定论,一旦踏出了这超维的第一步,那么未来就必然会成功,否则就会产生因果悖论。
因为如果未来的他失败了,那么他已经串联了过去,从毁灭的时刻开始,那些过去的过去,便会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发生连锁反应,接连溃散,直到他的现在也会消逝。
所以他现在能思考,能继续存在,就证明了未来的他肯定走通了这条路。
这也是他基于思想实验得出来的答案。也是受到伽利略思想实验的启发。
那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伽利略仅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场景,就驳斥了亚里士多德有关重力的说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落体的速度跟物质的质量有关,越重的物体,就下落的越快,可伽利略另辟蹊径,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场景,如果将一个重物,与一个很轻的物体,用绳子连接在一起,下落速度又会是怎样的呢?
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这明显形成了悖论,如果看内部,较轻的物体下落速度慢,必然会拖累重物,导致下落速度比重物快。
而看整体的话,两者形成的整体,必然比原先的重物还要重,那么下落速度应该是比单独的重物还要快才对,这明显的矛盾,直接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甚至,伽利略连实验都不用去做,就能得到结论。
叶川采用的推论,便与伽利略的思想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并不需要真的去见识到这一场景才能确定。
并且,按照他的推论,未来必然会有一个将四维之路走到尽头的他,那个他,不说能贯穿无尽的未来,至少也能贯穿这有限的过去。
在他有关第一个时间理论的框架下,一切都形成了闭环,所有的逻辑都可以解释的通,连最经典的祖母悖论也不例外。
一个人穿越到过去,误杀了自己的祖母,他本身的存在会消失吗?
抽出动画片里的某一帧,显然是对动画片整体没有影响的,因为未来早就已经定好了,被破坏掉的过去,就等于是给换装娃娃换了条裤子,依旧会达成最初的逻辑,这个人仅仅只是破坏了一副画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