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道:“南方奢安之乱已经延续七年了,大量的消耗国库内帑,而且还牵制了我们对西北流寇的围剿。所以,监国决定,调您这个老西南回云贵,属理云贵川黔巡抚,总督军民全力剿匪。”
“臣尊令旨。”
朱由检道:“这一次,你将你带入辽西的西南兵马,再带回去。然后将山西陕西的兵替换回去。”
当初老张慎言就职辽东经略,是带着云贵三万兵马过去的。
而因为水土不服,再加上思乡情切,开小差,没有经过一战,现在张慎言手中的云贵兵,仅仅剩下两万了。
而在云贵围剿奢安之乱叛军的西北兵,也有同样的毛病,不但战斗不积极,而且非战斗减员更多。当初调过去的五万西北兵,现在仅仅剩下不到三万了。
大明的军队调度就是这么奇葩,一地战起,必须从外省调兵,目的是为所谓的防止当地官员形成藩镇。
哪里有那么多的藩镇啊。
张慎言也知道这里的弊端,但还是有些担心:“这样的调派虽然好,但有违祖宗制度,确是不妥吧。”
朱由检无所谓的一笑:“祖宗之法也不是不可以变动的,历朝历代我们的先祖,哪一位有为的皇上,没有对现实进行改革?
在这国难关键时候,墨守成规就是取死之道。
对于老大人担心的藩镇问题,我却认为不必那么谈虎色变。当然为防万一,兵可以是本地兵,但将却可以从别处调。”
“这样安排倒是可以。毕竟当地的兵,熟悉当地的水土和地形地貌,倒是能够事半功倍。”
“不过这一次,老大人过去,我却严格的要求您几件事。”
“请监国示下。”
“第一,这次剿匪,一定不允许进行什么招安怀柔。”
这话一出,张慎言不由皱眉:“毕竟都是大明子民,圣人的忠恕之道还是要的。对异族,还是要以王化为先。”
朱由检就坚定的摇头:“既然造反了,就已经不是大明的子民了。圣人的忠恕之道,是对待那些小错的,而不是巨奸大恶。而我更记得的是,圣人教导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头些年,我们对他展开怀柔,然而我们收获了什么呢?那就是在他们困顿的时候,投降我们接受招安。然后在他们喘息过来之后,就继续造反。如此反反复复,才造成现在我们对他们久剿不绝的状况出现。”
然后对着其他的几位大臣,朱由检道:“从此之后,我们要改变一下对各地流寇政策了。那就是初时剿抚并用,但只要他们再次造反,就用强硬手段,只剿不抚,穷追猛打,一面到底。”
这件事,穿越过来的朱由检,是有着刻苦铭心的历史惨痛教训的。
崇祯的爱民之心是有目共睹的,连李自成张献忠挖了他的祖坟,这在汉人眼中是绝对不共戴天的仇恨,都能够一道圣旨传达,只要接受招安,我也可以原谅。
比如历史上,大明的军队都已经将李自成,围在了车厢侠,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眼看就被歼灭了。
结果崇祯爱民之心泛滥,传下圣旨命令五省总督,接受李自成的投降,结果的结果就是,李志成逃脱大难,混在朝廷的军队里喘息恢复,然后再次和张献忠在古城扯旗造反。最终灭亡了大明。
当然在那时候的制度之下,被招安的流寇,先期的时候是给一部分钱粮的,但后期就再次断绝。不造反哪有活路?
现在的朱由检却决定,自己要慢慢的调整这个国家党争,不再施行东林君子治国的政策,然后慢慢的改变这个国家的财政状况。
但即便招安之后,还是不能够延续他们的钱粮,那么就收起自己泛滥的爱民之心,做到斩草除根。
当然杀了李自成,还会有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