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氏三杰的这样一番行走的步伐很是奇特,经常是前进两步,后退一步,前进后退之间,还要有节奏的左摇右摆。通过这样的步伐和左右晃动的动作,引发了挂在三位公子身上的一整套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玉质环佩也随之一起晃动摇摆,摇摆晃动着的玉质环佩在奇特的步伐牵引下相互撞击,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奇妙声响。这一种极其悦耳的由大小不一的玉质环佩撞击所发出的声响,却又可以清晰的辨别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恰好符合中国古代音律中的五音,由此这一种由奇特步伐引动身体各个部位环佩发出的声响也被称为环佩之乐。这一种引动环佩声响的神奇步伐被称作环佩之舞,环佩之舞也被称为君子之舞。原本是由中国古代那些富豪的王侯贵族的公子们,在相互攀比、争强好胜的活动中引出来的一种游戏之作。就如同投壶、角力一样,都是被这些富家公子们吃饱了以后,撑出来的无聊之作。
正因为这一种环佩发出的悦耳的玉佩撞击声,需要场中的舞者用这样一种神奇而又繁复的步伐来引动自己浑身上下挂满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玉质环佩,仅仅就是这样一套玉质环佩就足够一个中等家族用度一生了。而且由这一套极其复杂的步伐所带动的身体左右前后的摇摆晃动,从而引动了悬挂着身体各部位的大小不一、形态不一玉佩所发出的声响。也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有那么多无聊空余时间能够玩得起的。各种不同的步伐动作,可以引动悬挂在演奏者身体不同部位的玉质环佩的撞击。发出不同的声响,这些声响却又必须符合中国古代音律中按五度顺序相生的宫、商、角、徵、羽的五色音响。如果对中国古典音律没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繁杂的花活也是绝对玩不起来的。
古代五音所指“宫、商、角、徵、羽”的五行配属为:“土、金、木、火、水”。在《礼记》记载:“宫音”代表天子,统帅“众音”,“商音”代表臣子,“角音”代表百姓“徵音”代表政事,“羽音”代表万物。由宫、商、角、徵、羽构成的五音也被叫做五声,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构成。中国古代的音律是按五度的相生之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按音高顺序排列的五音形成的五音,最早产生于中国古代陶制乐器“埙”所发出的五种发音而得名。在中国传统乐理中,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常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来表示其内涵。传统中的乐曲的调式,最常用的主音即为五音或五声,被分为:宫、商、角、徵、羽,被称为五声音阶。“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在《灵枢·邪客》中将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人类身体中的五脏相匹配:脾对应宫音,其声漫而缓与现代西乐中的斗(1)音相同。肺对应商音,其声促以清,与现代西乐中的瑞(2)音相符。肝对应角音,其声呼以长,与现代西乐中的秘(3)应相仿。心对应徵音,其声雄以明,与现代西乐中的韶(5)音同。肾对应羽音,其声沉以细,与现代西乐中的啦(6)音一致。此为五脏正音。然而,由于中国的古典音乐中缺少了西乐中的发(4)和西(7)两个半音阶,因此也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五个全音符的发音完全相同,在五声音阶中,分别以不同的各音作为主音时,可构成不同的调式。调式名称是以阶名命名的。比如以第一级音“宫”作为主音时,就称为宫调式,以第二级音“商”作为主音时,就称为商调式,以第三级音“角”作为主音时,就称为角调式,余类推就可以得知各个调式的形成规律。
而将五音之声引入这样一种君子之舞之中,原来只是一种贵族公子们之间的争强好胜的一种繁复的步伐比斗,虽然一开始只是出于一种游戏,但是发展到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