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在时还好,刘启就是再讨厌薄细君,看在阿父大母的面子也哄下貌不惊人的妻子。而等文帝薄姬相继去世,光靠没有实权的薄戎奴,一个无子无宠的皇后就算是德行顶天,还得为太子之母让道。
讽刺不?
即使是被称作女性地位较高,太后有权参政的汉代,也会因无子毁掉椒房殿的主人。更讽刺的是,汉代比清代更讲嫡庶,但无子的皇后,有权命令少府九卿的皇后,可没有祖宗家法的庇护。
刘瑞觉得一个三观正常的现代女人光是看到《汉书》上有关于薄后的生平介绍就能想象一个温婉柔顺,本该在远房祖母的荫蔽下无忧无虑长大的女孩为何枯萎在宫中。
如果不是薄姬和薄家的安排,薄细君兴许只是普普通通的簪袅之女,然后嫁给一个家境殷实的簪袅或上造为妻,过完自己无忧无虑的一生。
然而她姓薄,享受了薄姬的荫蔽,就得为薄氏一族效力。
彼时的太子启到了娶亲的年纪,而薄姬在吕氏伏诛后,虽然没有,也不敢让薄家尽数做官,甚至称王,但是想让娘家多风光几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老刘家虽然对媳妇都不咋地,但是对老母亲那真是没话说。尤其是与薄姬相依为命的先帝。对于保护他又受尽了委屈的薄姬也是心存愧疚。而在先帝继承大统后,薄姬一没让亲侄女当皇后,二没让薄戎奴以外的薄家人做官,三在刘恒杀亲舅薄昭立威后强忍悲痛地劝住薄家人,也是让先帝对老母亲的愧疚与感激更深,所以允了薄姬想给太子启执柯(做媒)的事。
而薄姬也是一如既往的小心谨慎,没有选择血缘更近的侄女或侄孙女,而是以德行为第一标准,挑了父亲只是簪袅,兄弟又老实本分的薄细君为太子妃。
先帝知后,哪还不了解老母亲的良苦用心,所以对薄细君这个儿媳妇还是挺满意的,甚至与薄姬有那么点婆媳问题的窦皇后都不得不承认薄细君除了长得平凡了点,性子温吞了点,真的很适合为人妻,为人媳。
尤其是在汉宫里已经有薄姬窦姬的前提下,再来个强势的女人做太子妃并不是件好事。
而这也是薄细君悲剧的开端……
“咚!”“咚!”
刘瑞正想得入迷时,一声声闷响打破了殡宫里的寂静。
跪在前方的刘启转头望去,眼里的怒气与轻皱的眉头在看到几个不满十岁的皇族孩童苍白地倒下后有所收敛,但是又很快想到什么,目光落到诸子里,排在最前的刘瑞身上。
按理说,嫡皇子刘瑞此时才是刘启最小的儿子,仅比四岁的隆虑公主大两岁。
薄细君嫁与刘启近十年才得这么个宝贝儿子,自然是爱如珍宝,仿佛在汉宫里逐渐枯萎的花朵焕发新生,一扫的落寞孤寂,也不再为刘启重新新入宫的美人而面露哀色。
至于等薄皇子等到不耐烦的薄姬,更是对刘瑞溺爱到用偏心眼来形容都算是委婉说法。即便是宠女的窦皇后见了,也得感叹除了先帝,宫廷里无人能像刘瑞那样哄得薄姬开怀大笑。
就连对外戚抱有杀意的先帝刘恒,也是瞧着刘瑞长得玉雪可爱,又因嫡庶尊卑和隔代亲的加成而对刘瑞疼爱有加,甚至在刘瑞牙牙学语时将其抱在膝上亲自教书。
在此情况下,刘启这个亲爹反倒是跟最小的孩子不大亲近。
一是因为长辈溺爱,他这个做爹的倒是不好插手。二是因为在刘启的记忆里,薄姬对孙辈一视同仁,阿母偏爱独女刘嫖和幼子刘武,而阿父……
想到已经故去的刘恒,准备成为天下之主的刘启五味杂陈,但是当着王室宗亲的面,他这个未来君主眼眶发红,嘴唇发白,眸中似有泪光闪烁,但自眼睑下一片干燥,将一个悲痛却又体面的帝国继承人的形象诠释地很好,开口时更是压低了声线,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