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与吴三桂结为兄弟,心中高兴,一连碰了七八杯酒,又是谈论汉人文化,又是炫耀战场上如何英勇,吴三桂只是笑吟吟地作陪。酒足饭饱,鳌拜令人撤下酒菜,:“为兄来给弟弟说说第二件事,那明朝皇帝送来国书,索要你们六大总兵,要求你们尽快回到辽东。”
“那哥哥如何决断,是放人还是不放人呢?”
“弟弟说不放,哥哥即刻回书拒绝。弟弟若说放人,哥哥便忍痛割爱,立刻放人!”
吴三桂沉吟不语。
赵之义道:“议政王对我家将军推心置腹,皇太后和摄政王对他也极为欣赏,我家将军是舍不得离开王爷哩!”
鳌拜立马说道:“我去修书,拒绝了他!”
吴三桂缓缓说道:“哥哥且慢!弟弟真心舍不得离开哥哥,想随哥哥战场厮杀,立下战功,为哥哥争光。只是弟弟单人匹马,又如何立下大功?”
“小弟单枪匹马,便胜过千军万马!哥哥会调拨一批兵马,由弟弟统领,一样会建立奇功!”
吴三桂道:“大清国兵力还是不足,小弟在辽东旧部还有两万多人,加之我舅父祖大寿和尚之信五位总兵,麾下各有近两万兵马,加起来不下十万之众。”
听到这里,鳌拜眼放精光,好生羡慕。
吴三桂继续说道:“我想说服那五位总兵,随我一起返回辽东,占据宁远,将兵马归拢一处。用心操练,打造出一支关宁铁骑。将士一心,上下用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此,方能成为哥哥一大助力,帮助哥哥横扫千军,建丰功伟业!”
鳌拜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方说道:“弟弟胸中有百万兵,哥哥钦佩至极,请弟弟明天随我进殿,禀明国主,与皇太后和摄政王一起定出章程,定会让弟弟满意!”
次日上午,吴三桂被召进入清宫大政殿。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殿顶满铺黄琉璃瓦且镶绿色剪边,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彩画、琉璃以及龙盘柱等。
整个大殿由内部八根从长白山运来的松木支撑,代表大清江山有八旗子弟牢牢支撑着。
殿堂正中摆放一龙椅,顺治小皇帝端坐其上,皇太后坐在皇帝旁边。
大殿东西两侧,各砌筑了一排长长的土炕。武官在左,文官在右,各自盘腿坐在炕上议事。
吴三桂进入大殿,多尔衮早迎上前。吴三桂向顺治帝和孝庄太后施礼毕,有太监已端来木椅。多尔衮接过木椅,直接摆放在自己位置旁边,安排吴三桂坐下。
下首鳌拜朝吴三桂挤眉弄眼,想让吴三桂靠近他坐,吴三桂微笑点头致敬,大殿之中,鳌拜却也不敢放肆。
顺治帝开口道:“明朝皇帝发来国书,索要吴三桂等六位总兵返回辽东。众爱卿有何话说?”
裕亲王多铎奏道:“以臣之见,应放吴将军六人回国。如今明清两国,兵力悬殊,如果拒绝了明朝皇帝,恐怕挑起边衅,大清怕是占不到便宜。”
英亲王阿济格也奏道:“臣以为留下吴将军等人为好。这六位将军,文韬武略俱备,我大清正是用人之际,留下他们,我们则如虎添翼。哪里有送上门的便宜还要还回去的?”说罢便朝鳌拜示意跟上,谁知道鳌拜故作深沉,一言不发。
皇太后道:“两位王爷所言,各有道理,听听摄政王的意见该如何抉择?”
多尔衮道:“英亲王所说正合我意!我大清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际,实在应该是留下吴先生等位将军。”
又看向裕亲王多铎说道:“裕亲王所言,则是老成谋国之论。目前情势,不宜挑起边衅,还是应当礼送六位将军出境。”
多尔衮道:“敬人者,人恒敬之。如今大清国如此对诸位将军以礼相待,日后希望诸位将军也会对大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