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的余党中有两位德才兼备的能人,一位是魏征,另一位便是王珪,王珪的才华丝毫不逊于魏征。
王珪出生于太原王氏,年轻时性情淡雅,志向深沉,不重名利,从不随便交结朋友,深受叔父王頍的赞赏。
开皇十三年,王珪被召入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参与校定图书典籍。
仁寿四年,王仁寿四年,王珪的叔父王頍随汉王杨谅起兵反对隋炀帝,兵败被杀。王珪因此收到牵连,按律应当连坐。王珪多聪明的一个人,见势不妙立马逃到终南山中,隐居起来。
大业十三年,李渊攻入关中,拥立代王杨侑为帝,进封唐王,册长子李建成为世子。王珪得到丞相司录李纲的举荐,出任世子府谘议参军。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立为皇太子,不久继位,是为唐太宗。
作为隐太子的两大心腹之一的王珪并没有被李世民处死,而是被中用了,并立马给予了谏议大夫的职务,后又历任黄门侍郎、侍中、同州刺史、礼部尚书等职。
王珪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同房玄龄、魏征、杜如晦一起被誉为初唐四大名相。
李恪因为知道历史进程,也知道李世民欣赏魏征、王珪等人的才能学识,并不会处死他们,所以长孙无忌这条看似狠辣的毒计,对于李恪来说根本不是事,李恪反而可以趁此机会,好好的表现一番。
萧瑀见李恪许久不说话,还以为李恪是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便为其开脱道:“陛下,汉中郡王殿下虽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远非常人可比,但他毕竟还年轻,又没经过历练,这样的问题已经超越了殿下的认知,对于他来说太过艰难!”
“萧大人你是不是太小看我们汉中郡王殿下了,殿下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少年奇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十一岁便佳作频出,已被世人尊称为大唐第一才子,现在殿下所作的《将近酒》、《侠客行》、《春晓》、《咏鹅》、《如梦令》等诗词已传遍了大唐的大江南北,被万人所推崇,连一些小孩都会背诵…”长孙无忌从各个方面,极为华丽把李恪赞赏了一遍。
李恪不仅没有感到高兴,反而看向长孙无忌的眼神越来越冰冷,因为他知道长孙无忌不是真心想夸奖自己,这阴人是包藏祸心,真正的目的是想捧杀自己。
李恪也决定不按常理出牌,并不打算谦虚的推脱长孙无忌的这些赞美之词,而是洋洋自得、理所当然的照单全收。
“呵呵…长孙大人孤天纵奇才、才华横溢这件事你不用说出来啊,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清楚就好了,你这样说出来会让孤承受与我这个年龄阶段不相符的压力,这会让我受到无数人的崇拜和少数人的嫉妒,哎!做皇子难!做一个优秀的王子更难!做一个万中无一,与世绝尘的王子更是难上加难,甚至是一种痛苦,因为对手难寻,知音难遇,高处不胜寒,我寂寞啊…”李恪滔滔不绝的自夸起来。
“咳咳…”大臣们被李恪这副众人皆俗,唯我独尊,自说自夸,飘飘欲仙的嘴脸给惊掉了一地下巴,龙椅上的李世民也是一头黑线。
这时李恪又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立马上前,满含热泪的抓住长孙无忌的双手,激动道:“长孙叔叔,请你一定接收恪的道歉,之前是孤误会你了,以前孤一直以为你是一个阴险狡诈,爱背后捅刀子的卑鄙小人,现在才知道你才是最崇拜最认可孤的人,你以前处处针对孤,完全是为了鞭策孤对不对,哎。长孙叔叔你为了恪儿能够早日成才,真是用心良苦呀!”
听了李恪的长篇大论,众人都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长孙无忌,心想这长孙无忌果然阴险狡诈,几句话就把李恪哄得找不到东南西北,还对他千恩万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