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九月二十日,京师广渠门。
正躺在草垫兽皮上打瞌睡的杨重,突然听到鼓声大作,连忙起身。一问方知这是关宁军军营中集结的信号。他随即带着十几名亲骑,策马绕过京城东南墙角,隔着两里地观察着战场。
关宁军这边,三个大营中人影绰绰,人喊马嘶。兵将们在口令呼喝声中,迅速于壕沟拒马之后列起衣甲鲜明,刀枪雪亮的军阵。
远处腾起一团尘雾,而后一彪骑兵出现在杨重的视野中。他抬起望远镜看去,这彪骑兵还是以蒙古骑兵为主,建虏骑兵为辅。领军的建虏将帅有好几人,都还各带着本家包衣。当然,他谁也不认识。
此时,明军城头的大炮开始轰鸣。但是用实心炮弹远距离打这么一小片骑兵,肯定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他又用望远镜向袁崇焕本营望去,只见袁崇焕站于一木制点将台上,镇定自若的发号施令。他因为披挂了多层铠甲,加之身形矮小,身体臃肿的如同一个被金属包裹的圆球。
来袭的建虏兵马起初是小步快跑的前进,他们自东向西,直奔祖大寿的营垒。待相距不到四百步时,战骑开始逐渐加速。
杨重看到此时的袁崇焕将手举到空中,然后挥落下来,随即鼓声节奏一变。震天的鼓声和马蹄奔踏声中,祖大寿,王承胤,以及袁崇焕本营三部骑兵尽出,向东前移了一百五十步距离。
很显然,是袁崇焕发现建虏兵力微弱,且不能坐视祖大寿营垒西侧独自承受建虏攻击,便让近万关宁铁骑出营迎敌。
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建虏那彪战骑就与祖大寿的骑阵撞在一起。此时按照正常的战场推演,袁崇焕的战骑应该压迫到建虏侧翼,王承胤部应该行至建虏后方。以兵力的绝对优势,形成三面包夹之势。
然而让杨重惊奇的是,祖大寿的骑阵才接敌片刻钟的时间,便向后退却,很快演变成了败退之势,好在他们的壕沟壁垒就在身后不远处,能很快撤入营中。
更让杨重惊讶的是,击溃祖大寿的建虏也未乘胜追击,而是掉头向北,奔着王承胤的骑阵而去。这让祖大寿部得以从容撤入城壕之后的营垒中。
若这彪建虏乘胜追击,直接尾随败退的祖大寿部冲入营中,怕是要从败退演变成一场溃败。
建虏的骑兵开始在王承胤的骑阵中反复冲杀。数以万计的铁蹄奔踏,让远在一里多地外的杨重都感觉大地在震颤。
王承胤的兵马比祖大寿强了许多。他们坚持了一个多时辰后,有股为数百余骑的建虏脱离大队,绕到王承胤骑阵北面发起背刺。此举立刻打破了战场僵持的局面。王承胤部顿显溃败之相。
让杨重看不明白的是,建虏剩余近两千骑的主力,不乘机南北夹击濒于崩溃的王承胤,反而向西直取袁崇焕本部军阵。这导致败退的王承胤兵马大部分是向南败走,恰好挡在了建虏主力向东的退路上。
建虏主力骑队中,阿济格高声呼喝道:“儿郎们随我杀入尼堪主营,取袁崇焕首级!”。说罢,他虎枪刺出。前方一正要兜转马首回逃的关宁骑兵,随即被捅落马下。
两翼的蒙古骑兵和护军马甲,同样用骑枪和马刀奋力劈刺着。很快,他们就在关宁骑兵杀出一条道来,但并不是“血道”。因为在他们杀至近身之前,大多关宁骑兵都会退却避让。
阿济格已能看到袁崇焕在马鞍上的身影。他抽出一支箭矢,开弓就是一箭。噗的一声,那一箭就钉在袁崇焕身上。但袁崇焕对此丝毫没有察觉。
阿济格明白过来,袁崇焕身上定是有重甲,开弓又是一箭。这一箭射在袁崇焕的坐骑上。
袁崇焕随着倒落的战马滚落马下,所幸没有受伤。他的亲兵急忙将他团团护住,将他拉上另一匹战马,向本方营垒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