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礼部尚书等人都深谙为官之道并未显露丝毫异常,但左相却是敏锐感知到礼部尚书等人已因皇上这话有了别样心思。
他朝龙神通拜道:“我大易皇朝在皇上您精心治理下正值春夏盛季,花开虽有先后,却是如雨后春笋那般接踵而来不断涌现,如此正是盛世之景。”
“哈哈,左相你这话说的不错,才子天才接踵而来不断绽放,正是我大易皇朝盛世之像。”龙神通言语间有着些许希冀与感叹。
个别官员见此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
左相问道:“皇上,您准备如何安置箫舒?”
龙神通目光平静地看眼台下仍闭目凝神坐在位置上的箫舒,道:“李正道出身皇朝学府与司我大易礼法教化之道的礼部,成为玉京之师也是不错选择,至于箫舒,到时让他进宫陪同玉京吧,玉京除朕之外只与他熟悉,总不能让他流落在外再出现玉京被诓骗出皇城的事。”
身后重臣对龙神通这话反应不一,无论如何,就目前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结果,出身礼部又进皇朝学府的李正道成为皇子太傅是名正言顺的事,对他们来说是利大于弊,再不济也是利弊参半,不会出现弊大于利局面失控的情况。
“是臣多虑了。”左相躬身一礼。
见箫舒仍旧凝神闭目坐在位置上,观望台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掩饰言语中对箫舒的失望看向别处。
箫舒并未被这些言论影响心神,他正在调整自身心神状态,力求一字不错地将内容写出来。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两个时辰的比试时间只剩下两刻钟。
“动了。”
观望台上有人疑惑问向身旁之人,“什么动了?”
“箫舒开始动了。”
听到这话,当即有不少人循声望去,只见箫舒正在提笔蘸墨开始落笔。
一旁的李正道眉头微挑,饶有兴趣地向箫舒看去,他倒是想看看箫舒为了应对外力干扰,凝神酝酿这么半天能作出什么文章诗作。
“直接以‘劝学’二字为题名?好大的口气!”第三境书修探出神识看到箫舒写出的两字眉头一挑,神识紧紧关注箫舒,他倒是想看看箫舒能作出什么劝学之作来。
“当世之间确是有不少劝学之作,但从未有人直接了当的以‘劝学’为题名,这么大的口气也不怕一口气提不上来!”不少人毫不掩饰的冷嘲热讽箫舒。
“对,莫不是箫舒还以为这是如写杀鬼诗那般好些?哼!不自量力!”
“箫舒最开始拟题‘甲’字然后停笔重新酝酿拟题,我还以为他这一个多时辰能酝酿出什么好作,到头来却是憋出这么个,唉。”
“莫不是他临时起意想以与太傅之职相近的劝学之作当奇招一具拿下皇子书道太傅?”
“有可能,不过他这奇招却是落空了,劝学之作岂是那么好写的。”
大易皇朝玄儒书行负责人孟长老眉头微皱,劝学之作可不好写,只有学府数位夫子曾作得有关劝学的出县之作,唯一一篇达府品阶的劝学之作是书院院长写的,可见劝学之作这条道路之艰难,也正因为如此,李正道即便出身专司科举教化之道的礼部也选择避开‘教化劝学’之道转写爱国诗力压全场。
不过他眼中也有着些许期待,若箫舒能作出达府品阶的劝学之作,则这次比试定然是箫舒第一。
关注箫舒的李正道眼中闪过一抹凝重,他知道箫舒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龙神通深邃如渊的眸光一顿,劝学之作?他想起箫舒交给龙玉京的启灵字帖。
他身后重臣对此没有太大反应,但基本上都在心头给箫舒此举判了死刑。
‘哼!不自量力!’‘就你也配写劝学之作?’‘哗众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