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北,宋国边疆,十万大山深处,一缕青烟冒出,山高千丈有余,顶上尽是青松劲植。
这时节,正值六月,可山顶尚残余头年厚雪,当的上人间一奇景!
厚雪把这青松压了压,压了尽,兼有又是山高,天寒的紧。却瞧那山顶有一老翁盘腿而坐,周身只披一单身薄衣,双目紧闭,一双眉毛忽紧忽松,浑身上下不停颤抖,不消说,青烟就是从这老翁华盖冒出。旁立一青年,似是怕他热着,还持一长铁楸,竟一下下地往老翁身上上雪。
忽地老翁停止了哆嗦,而后双腿一蹬,身子开始巨颤。就仿佛要西去,青年眼见不对招。忙上身窜去,那身子一溜影已不见,只抬出臂膀,手已搭在老翁的头上,老翁双目呼地张开。那双目间好像点着凶光,电光石火间,老翁亦指出二指与青年双臂碰上,就在这一点一挡之间,青年顿时把持不住,大力甫至,老翁双目明光爆射,一口鲜血哇的就吐了出来,随后倒地围成了个死虾米。
青年见状倒什么也顾不得了,只一个箭步上前,出手如电,联众、天灵、百会、涌泉三穴,运功拿血,豁然就是大家风范,然而老翁还是不见转省。青年急了,突发狠手,右手忽得变掌为拳,猛然向大椎穴砸去,须知这一大椎乃脉之汇,于周身三百六十穴中又最为紧要。这等要穴悬于敌手,即等于命悬一线。这一拳下去,老翁颈后顿生一层红至烈紫的朱砂,这便显出了这一拳的不凡。不凡之中终有奇效,一击之下老翁悠悠转醒。
青年见状大喜,“师傅!”但老翁显然已经不行,便猛然以手抽中青年之手,青年先是一怔,继而知晓师傅怕是气力已尽,而后双腿缓缓滑倒在地。
“师傅,你,你的神功。”话语尚未说终了,已然是泣涕连连。
老翁苦笑,摇摇头,“治儿啊,师傅是要不成了,你还记得师父为何给你起名为治吗?”
青年本已痛苦不已,听此言,后背悚然挺立,肃声道:“绝不敢忘!师父说,天下乱世已久,难有承平之治,因而传我用兵之法,授我治政之道,教我为人之德,寄厚望于终乱世,开太平而天下大治,因而起名为治!”
老翁又苦笑道:“治儿啊,你于治一言记得可真是牢,但莫要忘了。学道制人,学器制于人。道者,器之上也。你所谓治政用兵就是器,至于道是驭人之道,懂了吗?”
老翁一动怒,又牵动了伤势,咳出数口脓血,青年双股战战,汗流浃背,当真是噤若寒蝉,连声是都不敢说出口。老翁见青年局促难堪,就一手扶其背说道。
“治儿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将你从尘世带来此深山,已是二十载了,恍然期间。两个半甲子竟已过去,躲在这山上苟延残喘,终究还是躲不过这天人五衰。治儿一定要晓得这八个字,刚柔并济,外圆内方,为师在外,年少轻狂,四处树敌。幸得上天恩厚,才得多此化险为夷。你为人一定要有退有进,有柔有刚。不能倚势凌人,但也绝不可以退缩免息。咳咳”
老翁吐出了口气,问青年道,“记住了吗?”
青年肃然,“记住了。”
老翁又道这儿,为师树敌四方,你万万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妄言为师的大名,知道了吗?
青年应下,见师父如此严肃,倒也满腹疑惑,但也知此绝非询问之处。而后苏元功以指为力,在石上抓出了个九字。开口道:
“治儿,行世之间,江湖走马,必有九人已臻至武学之巅。遇之一定要万万小心,其中。不发性格怪异至极之人!”
青年应下,苏元功无语,默然看云,青年亦是默然。忽然一阵阴风袭来,老者全身汗毛炸开,向青年大喝一声:“治儿,为师大限已志西行远游,你万万不可忘记为师临终所嘱。吾去也!”
而后,苏元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