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建好之后,这些人就可以进酒厂打个工。
好歹也能贴补下家用。
而且,酒厂建在村里,肯定得给村里一笔钱,哪怕只给个几万块钱,也能帮村里改善一下。
还有,酿酒需要粮食,村民种地瓜、种高粱,也能增加点收入。
所以无论怎么看,建厂都是件好事,还有什么犹豫的。
老村长当即就拉着胡老四,来到他家,要跟李东当面谈谈这件事。
李东才刚起床呢。
李桂珍已经做好了早饭。
李东跟胡老四坐下吃早饭,老村长则坐在一边,几人就详细聊了聊建酒厂的事。
老村长上来先说了一通客套话,什么代表村民感谢李东之类的。
李东也客气了一下,说这个酒厂还需要村里的关照。
老村长又问李东,打算投多少钱,厂子准备建多大,在哪个位置建。
他这边也好准备一下,该报批的报批,该征地的征地。
至于厂子建多大,李东并没有具体概念。
他又不懂酒厂这一套。
他倒是想建的越大越好,但这显然得跟产能相匹配。
而酒厂的产能,又受到原料的制约。
李东的想法跟胡昭诚是一样的,就是宁缺毋滥。
一定要保证酒的品质。
胡老四昨天也说了,他这个酒,关键就在于山泉和当地粮食。
用别的水和粮食酿不出那个味来。
李东便问了问胡老四的意见。
问他当地的这个山泉水,还有这个粮食,一年够酿多少酒的,而酿这些酒,又需要多大的厂房。
胡老四想了想说,当地的这个山泉,倒是不缺,光是他们村子周围,就有十好几个泉眼,一年四季泉水不断。
就是这个粮食,不是很多。
他们这边是山区,几乎全都是山地,适合耕种的土地本就不多,又受到灌溉条件的限制,所以大部分的地,村民都种了果树。
种柿子的,种桃子的。
仅有一点种粮食的,大多也是种了麦子、玉米。
真正种地瓜、高粱的很少。
老村长也说,他们跟附近这几个村子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有个一两千亩的地能种粮食。
再加上稍远一点的,能有个一万来亩。
再远的就不行了。
不单单是收购运输的问题,主要是他们这一片,是一处谷地。
无论是土壤,还是气候、水质,都比其他地方要好很多。
说是个风水宝地都不为过。
其他地方种出来的粮食,不如他们这里的好。
而这一万来亩地也不可能全部供应他们酒厂,再加上筛掉的劣质原材料。
满打满算能有个两三百万斤的粮食
大概能出个一百万斤酒吧。
这已经是上限了,实际很难达到这个水平,能产五十万斤,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李东说那就按照年产一百万斤酒来建厂,大概得需要多大的厂房规模。
胡老四仔细想了想,说差不多有个几十亩地就够了。
至于投资,厂房建设、酿酒设备、发酵池、蒸馏池、酒窖,全部算下来的话,少说也得一两千万。
说完,胡老四略显忐忑的看着李东。
一两千万可不是小数目啊,胡老四生怕这么大的投资,让李东望而却步。
实际上这钱已经是胡老四尽可能的省着点说了。
真要是敞开建,那估计三五千万的都不够。
李东则是一摆手说,钱不是问题,就是这几十亩地,村里这边有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