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临一边批阅下一份卷子,一边将他的题目和文章跑题部分直接背诵出来,让那考生是心服口服,抱着卷子羞愧离去。
就这样,众考生只见贺临落笔如飞,一分钟内便能批改两三份答卷,评语也是十分犀利独到,不由叹为观止,心道:难怪别人这么年轻就是知州。
有个还没交卷的考生,看到贺临这批改试卷的模样,灵机一动,在最后作了一首打油诗:
寒窗十余载,吃尽人间苦,此番若不中,何以告家母?
贺临看到后笑了一声,提笔写下八字评语。
寒窗十余载——应该。
吃尽人间苦——不够。
此番若不中——必定。
何以告家母——跪下。
那考生拿到试卷,尴尬一笑飞奔离去。
其实阅卷未必一定要当面,也可以拿回去改,过两天放榜,将结果张贴出来便是,但贺临知道,这里有许多人对自己不服。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心服口服。
贺临能这么年轻过殿试,肚子里当然不可能没有墨水,即便是里面的芯换了,可记忆还在,墨水就在。
对上温老这样的大儒显得不足,但在这些个参加府试的学生面前,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况且贺临自知,要在古代官场立足,免不了要做学问,有空也会研读各类书籍,不然以后很多场合,丢脸的只会是自己。
就这样,一直批到夕阳西下,许多人卷子被退回,只有一小部分留下通过。
这其实很正常,这里三千多考生,贺临只会通过两百份,科举考试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不过当看到那份漂亮的馆阁体答卷时,贺临的阅卷速度慢了一点。
不得不说,谢宇这个文章好到超乎她想象,字迹工整漂亮,破题、入题、承题都极为丝滑,而且论点论据充分,押韵也很好。
稍加思索,贺临给了一句诗作为评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随后,换上朱批在卷子的开头落了两个字: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