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院士,这是什么枪?”
陆旅长终于瞄完了,回头兴奋地问楚歌。
“枪一会详细的跟二位旅长介绍,先得麻烦顾旅长在,在,喏,在靶场尽头的山脚处,放置一台废弃的装甲目标,什么都行。”
楚歌看了一眼射击靶场,指着尽头的一座小山说道。
“没问题。”
顾旅长听后,走到一边,朝旁边的一名警卫招招手,俯身说着什么。
“李刚,这狙击镜多少倍的?”
楚歌看了一眼那长长的瞄准镜,突然问道。
“哦,这个是16倍的,研究院那边正在研发45倍的瞄准镜,专门为它而配。”
李刚说着拍了拍电磁动能狙击枪。
“45倍?开什么玩笑,45倍能看见也打不着啊,这不是瞄准镜的问题,是枪还有人的问题。”
旁边陆南旅长一听,顿时有点不相信了。
“不一定啊陆南旅长,现在世界上最远的狙击距离我记得没错的话是4750米吧?”
楚歌看了一眼满脸不相信的陆旅长,慢悠悠的说道。
“理论上确实可以,但是现实情况下,那么远的距离,目标如果还是移动的,这就太考验狙击手的稳定性跟经验了,并不太实用,所以现在军队主流还是用的4-10倍的狙击镜。”
“这个老陆说的没错,瞄准镜并不是倍数越高越好,超过1000米,在弹道,环境,狙击手的多重影响下,狙击效果会特别不稳定,所以现在全世界各国的军队狙击距离一般都在800米左右,狙击手只需要跟随步兵进行支援作战就行。“
旁边安排完任务的顾旅长接着陆旅长的话说道,
“以7.62MM*51全威力弹打比方,它在400米之外就开始出现弹道下坠,1公里之后弹道的偏移就更加明显了,所以,子弹击中1000米外的目标,往往需要极为精密的计算以及运气,这就需要狙击手还有观察手极为默契的配合才能勉强完成任务。”
顾旅长看着摇头的楚歌,生怕他不相信,又补充道。
“嗯,二位旅长的话我相信,只是你们说的目标应该是人吧?现在军队800米的瞄准镜配置,很大的原因是需要速瞄。”
“伴随作战,速瞄可以有效保证对有生目标的连续击杀,倍镜高了反而视野小了,不利于目标搜索。而我们今天的电磁动能狙击枪它的目标不是这些,应该是这里或者那里。”
楚歌说着指了指近处的装甲车还有远处的雷达。
二位旅长顺着楚歌的手指转过头,看到是这两样东西后,顿时有点惊讶。
几分钟后,
“我去,楚院士,这是把反器材狙击步枪?那要这么说的话,还真是,起码尺寸上很像。”
“哈哈,差不多吧,是不是反器材,得一会实际射击后才能评判。”
楚歌打算先卖个关子,这二位旅长都比较轴,嘴上说远远不如一次实际行动来的说服力直接一些。
楚歌抬头看了看,远处一辆卡车正在卸车,貌似是一辆老旧坦克。
"顾旅长,从这到那能有多少米?“
“1500米。”
“哦,那行,就在这吧,不用往里走了,李刚,顾旅长,你们找位战士,准备一下,注意安全。”
“是,楚院士。”
“好。”
楚歌拿起电磁动能狙击枪,摸索到枪身前端,猛地一拉,“咔”一声,前端下面弹出一对支架,那是电磁动能狙击枪的两脚架。
毕竟是楚歌花了许久整理的蓝图,这把枪的结构他心知肚明,旁边的陆旅长看后忙过来又把脸瞄上去。
“楚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