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能若能重振家声,高慰先祖在天之灵,舍了这条性命便是,却不想居然还真活了下来,我又哪里会有什么想法?全凭郡将做主便是。”
“嗯。”秦宜禄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年岁太小,是个问题啊,可曾学过经义?”
“不曾。”
“不学经,难明理,这大汉的天下恐怕还真难有你的一席之地,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若是让我来给你建议,这功劳名声不妨且先记在你的头上,且先做个学生,好好地去学一学经义,至少等将来你加冠之后,再走上仕途,凭今日之功劳,想来无论是谁做你的郡君,也不可能少了你个孝廉吧?不知你意下如何?”
张辽连忙道:“能学经书,自然也是极好的,只是小人自小在雁门长大,又常年耽误在这货殖之事上,毫无基础,更无人脉,就算是想去学经,一时也还真不知应去找谁,还请郡将大人为小人指一条明路?”
秦宜禄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凭你今日这份功劳,想学经的话,天下人谁不争着要收你做弟子呢?你若是将来想做个清谈的名士,就去拜汝南袁氏或去颍川拜访颍川书院,我自会给你一封荐书,只不过……你毕竟也是边郡之人,这条路,走得恐怕要难一些。”
张辽一听他这么说,心知这秦宜禄心里压根就不想把自己介绍过去,连忙道:“清谈名士这条路,恐怕还真不适合我,正如郡将所说,我毕竟是边郡武人。”
“嗯,如此,倒也确实是不适合拜在关东了儒林的门下了,这关西么……若你想学古文,倒是可以拜入扶风马氏,马日磾的门下,然而你没有基础,古文经学太难了,你也未必能学出什么成就,咱们关西人,恐怕还是学今文更适合你一些。”
张辽都无语了,这是绕什么呢?
“还请郡将为小人指一条适合自己的明路。”
“嗯,如果要学今学,最好自然是弘农杨氏,杨彪杨公了,虽然这今学如今势微,但毕竟不管怎么说,也还是官学么,也还是值得一学的,正好,我与这弘农杨氏的关系也是匪浅啊,杨彪之子,也是司徒杨公之嫡子嫡孙,现在正是我的开山大弟子啊,吾随张师重著左传,将其并入春秋,也算是开古今之先河,这弘农杨氏的两位杨公,也都很是看重于我啊。”
这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辽要是还看不出这其中之深意,他就真是个棒槌了。
学经这种事对他来说就是图个出身,图个靠山,秦宜禄如此年轻,又立有如此大功,对他又如此的有好感,他又哪有舍近求远的道理呢?
连忙跪地叩头道:“秦公若是不弃,辽,愿拜您为师,从此侍奉左右。”
不等说完,心中实则已是急不可耐的秦宜禄立马上前将其一把搀扶而起,连装都懒得装了,道:“能得徒如你,也是我这个做师长的福气啊,修儿,快来见过你师弟,你们俩都是少年俊秀,未来都有大好的前程,可一定要互帮互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