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说得,当真是好没有道理,这么好的书,为什么要毁去呢?就只因为有人利用此书作乱么?那这到底是人的问题还是书的问题?这经书中的许多内容明显是出自于《易》的,那若是他日有人用《易》来作乱,难道我们要把《易》也给毁掉么?”
“这……这如何能是同理?妖道席卷的是关东八个州,八个啊!如今我大汉已经是处处烽火狼烟,君侯手握强兵,不思为国征战,难道反而要委身于妖道不成?”
秦宜禄反驳道:“都说了,书是书,人是人,五十年前琅琊人宫崇就曾向顺帝献太平经,那会儿那张角都还没有出生,再早一些,前汉时(西汉)方士甘忠可曾为成帝献《天官历包元太平经》,此即已经是那太平经的前身了,本质上这太平经乃是从道德经中推演而来。
人家这书里探讨的也是如何辅佐帝王,治理天下,最大的政治主张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目标是做“帝王师”,这是文景之道啊,怎么能因为后人没有德行而牵累经书呢?难不成文帝,景帝,也是反贼了么?
再者说了,这太平经中有一半的内容都会医书,不管怎么说,医书这东西,推动社会医疗事业发展,这总是功莫大焉吧?傅主簿不是一直以正人君子,忠臣义士自居么?怎么能因为区区一个张角,就拒绝一本济难天下的好书呢?”
傅燮闻言,一时还真有些被问住了。
却是很快就反应过来道:“君侯,为甚啊!下臣实在是想不明白啊!京中有太平道之内应,据说宫禁之内,就连省中也有这太平道的信徒,值此之时,天下人躲这太平道都还来不及,您为何还要主动往前凑呢?”
“君侯,是早在两年前,甚至三年前就已经料定这太平道必为大祸了吧?这些年您一直都在积极备战,想必也是为此吧?您是个不遵礼仪,狂妄自大,连圣人之言都不放在眼里的人。
下臣跟您讲《礼》,您都不屑一顾,难道到了这太平经这本书上,您反而成了个比我还顽固的博士了么?下臣跟了您三年,却是从来没听说过,您还尊黄老之道,您,到底是为了什么?还请君侯为下臣解惑,否则,下臣今日便跪死在此,臣,说到做到!”
说罢,傅燮跪在地上大礼而拜,一副好像真的要随时跪死在这的意思。
想了想,秦宜禄索性挑明了说道:“也好,你既然问了,那我今日便索性与你们所有人都说明白一些,你们旁人也都听着。”
“我确实是早就已经料到太平道会反了,此前的诸多准备,为得也确实就是今日,说来,我与这黄老之说也未必就没有关系,你们莫不是忘了我给自己的义从取名为玄牝义从么?‘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本就是摘自道德经啊。”
“至于我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反其道而行之,要看,甚至是要印这个太平经,其一自然是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句不客气的话,张角他若是敢跟我辩这太平经义,大概率,他还真辩不过我。”
“其二,这书确实是好书,乃是历代道学方式前赴后继,精心雕琢而成,最起码其中的医书部分是真正的好东西,反倒是张角,他通过编写歌谣的方式传道,所传内容倒是有许多与这经义不合这处,我不舍因他一人而导致如此巨著被污名化。”
“当然,这两条都不重要,是说给外人看的,反正朝廷要是派人来问呢,我就说这两条,而我印这太平经真正的原因,是太平道现在的信徒多啊,南荣兄,如今这天下百姓,信太平道的人,可是比信五经儒学的人多了太多太多了,我将来想要统治万民,难道还有比从这太平经中汲取营养更合适的手段么?吾以为,天下事,从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当今这天下民心,正是这太平道!只不过是张角这假道士夹带私货,唱歪了经罢了。”
这其实还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