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兵贵神速,军情如火。
然而事实上并不只是秦宜禄在有意拖延进军的速度,甚至秦宜禄即便是如此磨蹭,他的动作已经算是相对比较快的了。
二月份黄巾起势,一直到四月份,眼看着都要五月了,几路汉军却依然是巍然不动,反而任由黄巾肆虐逐渐做大,关东区域沦丧了一片又一片。
非是诸将不肯争先,而确实是汉军的集结需要时间。
总不能直接把北军五校直接当大头兵砸战场上去跟黄巾死磕吧?这所谓的北军五校肯定是要撒出去当中级军官的。
而三河骑兵,虽然本质上其中的许多都是胡人,或者胡种,然而既然定居在了三河地区,自然也要学着像汉人一样生活,部队集结需要一层一层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平日里大家都没有铠甲武器,这都是战前统一发放的,这些不都需要时间么?
三河地区尚且如此,又何况是其余的郡县呢?打仗之前先募兵么,虽说皇甫嵩和朱儁各自也都有随时召之能战的私兵,然而都说了是私兵了,怎么可能为了国事,直接把私兵砸进去呢?私兵若是这样去用,多少私兵也是不够的。
唯有秦宜禄,因为他并非是朝廷任命的中郎将,反倒是不需要他来募兵,他的兵马大多都是异族,就算是汉族也都是半耕半牧,组织起来自然就快么。
这其实也是他在并北磨磨唧唧的一个主要原因。
凭什么让他来当这个出头鸟呢?他的兵虽然不是私兵,但也是服他多于服朝廷的,朝廷的三路大军都还没出动呢,让他先带着自己的人跑河北去和张角的主力死磕?
他有病不成?
当然这种不怎么高尚的理由肯定不方便跟傅燮说就是了,自己知道就得了。
在并北地区停留了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朝廷有关于他的任命也终于是下来了,真的就只是一个匈奴中郎将,这让他稍微有一点不太爽。
居然不让他持节,杨赐还是有一点不给力啊,所以名义上他还是要听卢植的调遣的,卢植算是他的领导。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混了个中郎将的头衔,军中除卢植之外至少旁人不能再用官职来压他了,而且有了这名正言顺的官职,他对手下的亲信兄弟也能有个交代,也就是可以让大家都封官了。
比如作为匈奴中郎将的两个属官,也就是护匈奴从事,其中一个位置给了傅燮,让他在并北带着五百匈奴人做督邮事,这是个纯找骂的差事,秦宜禄暂时也想不明白傅燮是怎么想的。
另一个匈奴从事的位置自然就给了他的小师弟,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麴义了。
当然这两个职位按说也都应该是尚书台核议的,但现在的尚书令毕竟是杨赐么,这种小事相信杨赐自己就能做主,也用不着跟谁商量,秦宜禄既然都已经举了,杨赐只要脑袋没被门给夹住,不会不给面子的,所以压根也不等回复,秦宜禄就直接让两人行从事事了。
进入雁门之后,秦宜禄的大军直接就住进了马邑城,因为张辽是雁门马邑本地人,秦宜禄索性直接就住在了他们家。
自己匈奴中郎将的位置下来之后秦宜禄直接就让张辽做了个权别部司马,让他在此地招募兵丁,本着能招多少算多少,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思,反正到时候招来多少人,都交给张辽统领便是。
既是为了让他练手,也是为了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入仕的机会,有着当年计赚鲜卑的功绩,年纪虽小,但当个军司马也不突兀,似他这般独领一军的,应该也算是目前大汉王朝年龄最小的别部司马了,至于最后能不能将这职位前缀的行字拿掉,那就要看他能不能立下功勋了。
而这马邑张氏在这张辽身上也确实是下了血本,他们家是商贾世家,势力不大,但确实是有些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