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薛华说的也是实际情况,内地拥有相对完善的工业门类,但几乎所有的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包括各种常见的消费品。
因为长久以来的生产理念就不一样。
周易拿起茶壶,给霍薛华的杯子里添了一点茶水,微微笑道:“霍哥说得不错,内地现在各种产业配套确实差了点,但……这其实也是机会啊!”
“什么机会?难道我要做衣服,还得搞一个面料厂?还有纽扣厂、拉链厂、缝线厂等等一大堆配套企业?”霍薛华摇了摇头说道。
他并不是对周易有意见,相反,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和交往,作为吃货的霍泽华在大部分时候都跟周易非常热络,对周易提出的一些问题也给予了热情的解答,对周易提出的一些未来需要帮忙的事情,也都一口答应,承诺会尽力帮忙,他就是单纯对内地经济的落后和极差的产业配套环境表示不满。
周易笑着道:“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来看,内地改革开放才几年,各方面与国际上的差距都比较大,这本身就是市场空间。缺纽扣、缺拉链、缺缝线……也就意味着这些产业都有发展的机会!”
“这个问题单靠一两个人或者一两个企业当然没有办法解决,但是你们可以找其他人啊!以你们几位的人脉,肯定能够找到很多想要经商赚钱的人吧?大家利用各自的优势,组团来内地投资办厂,形成合力。一方面可以解决产业配套不全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能相互帮忙,降低经营风险,对不对?”
“再就是内地现在对外资鼓励发展三来一补,这个你们应该也是知道的,所谓的三来一补就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鞋服这一块完全可以搞来料加工,或者是来料加工跟来样加工的结合,也可以结合补偿贸易……”
周易道:“港城紧挨着粤海,粤海那边搞三来一补的就挺多的,想来你们也都知道。我们完全可以先搞来料加工,然后逐渐增加原料、配件生产也本地化,然后就能搞来样加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三来一补在改革开放初期非常常见,原因其实就是内地的工业基础太差,很多配套都没有,只能靠人力和人工成本的优势做加工。
具体的模式就是由外商提供设备、投资建厂房、提供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内地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双方对各自不作价,以提供条件组成一个新的“三来一补”企业;双方不以“三来一补”企业名义核算,各自记账,以工缴费结算,对“三来一补”企业各负连带责任的。
其实说白了,贸易的成份可能更多一点,就是一个加工贸易。
“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李泽华说道:“港城有一些企业就是做日韩市场的,如果我们能够拿到这些订单,然后在江口地区做生产,再发往日韩,应该有不小的利润空间。”
霍薛华转头看了看李泽华,又看了看周易,沉吟着道:“行吧,回去我也找人算一算,看看这样做是不是划算,如果是港城和东南亚市场的话,其实粤海那边做,各方面应该都好做一点。”
霍薛华就是这个性格,有什么想法都会直接说出来。
周易点了点头道:“确实,港城的很多鞋服品牌在东南亚还是有市场的,粤海那边做三来一补的也很多,这是优势,却也意味着那边的竞争可能会比较激烈。当然,具体情况你们还是要自己去了解一下,毕竟粤海的情况我也不是太清楚,爱莫能助啊!”
“但是我觉得日韩包括欧美的市场也是值得尝试的,你们可以在内地搞一个三来一补的企业,然后更欧美的品牌谈代加工,或者跟欧美的贸易商、零售商谈供货合同,拿到订单以后安排内地这边生产,凭借成本优势去抢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