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百姓们在乎新币、旧币能不能花销的。
可那些异邦商贾们不在乎。
他们的基本盘,是不在大唐的,而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新币、旧币那只是和大唐做生意时,才会用到的货币。
和这些东西相比,黄金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他们捧着钱,换成新币,但在兑换成黄金时候,被卡住了。
钱庄压根不给他们兑换。
当他们脑子里当当诞生出来,让唐人帮忙去兑换黄金这个念头的时候,就被果断告知,不可以。
如果被发现他们做这种事,按金额大小来,若是不多,罚双倍款,若是多了…那就直接抄底。
把他身上所有的钱财全部拿走,顺便还会同他所在的国家联系,把他国内的家产也拿过来。
至于这个人…
那就卸磨杀驴。
对唐人的处罚也很严重,杖刑、罚款,严重的流放。
朝廷在这方面制定出的新律法十分苛刻。
至少…
是让那些诞生出这些想法的人,立马就熄了这个念头,钱再好,也得有命来花才是。
新币兑换旧币的事,只是第一道大菜。
紧接着,钱庄就放出了第二个消息。
那就是钱庄将会开放一项存储业务。
所有资产超过新币十元的人,都可以免费在钱庄办理——只需要缴纳新币五厘、也就是旧币五文的工本费。
钱庄给予办理人一张存折,做好记录、登记好密码,办理人把钱存在钱庄里。
活期年利率是千分之三。
定期年利率根据存储时间不定,半年是千分之十三,一年是千分之十五,两年以上是千分之二十一。
这让围观的人觉得新奇。
存钱…不仅不要掏钱,还给自己钱?
虽然利率不高,即便存一百元,就是定期两年也不过才四元多点…可四元那也是钱,相当旧币四百文了都。
大多数人都对后一个感兴趣。
但钱庄不接受旧币的存储,想要在钱庄存钱,那就只能先把旧币换成新币,钱庄的一切业务,除了兑换之外,都是以新币为基础。
新币、新币,还是新币。
长安城变了。
不少读书人敏锐地发觉到长安城变了——变得一股子铜臭味,无论在哪里。在路上、在汤饼铺子、在彩票站里,都在讨论旧币、新币的事。
甚至…
他们自以为,就该是清洁、儒雅的茶铺里,也染上了这样的一股子味道。
要不要换。
要换的话,是全部换、还是部分换,成了他们最看重的一个问题。
但…
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看起来并不完全像是一件坏事。
长安城里,一片欣欣向荣。
钱庄在经历了小半月的“荒芜期”后,存款业务突飞猛进——时常会有那种看起来打扮普普通通的人过来,张口就是好几万、好几十万贯旧币兑换新钱,而后存在钱庄里,往往也都是存一个定期。
一年起步,两三年的也不算少,只存半年的反倒是少数了。
这些人是谁?
他们心知肚明——朝堂上的高官、勋贵,那些了不得的大世家,但具体哪一个人是哪一家,他们就分不清了。
这些人,在一开始知道钱庄要办存储业务的时候,心里多少是有些抵触,乃至于担心恐惧。
钱庄这东西,毕竟不是许墨一个人的,还有朝廷参与到了其中。
谁知道这是不是朝堂的计谋,打算摸清楚他们这些世家、他们这些勋贵、他们这些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