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墨投效一事,除了王越、阳球和戏志才等几个少数人知道以外,刘宏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陈蕃和胡广。
因为墨家一旦浮出水面,那么其他学说残留也会纷纷浮出水面,那样一来势必会对现在的政治格局产生巨大的冲击。
在古代的学术之争其破坏力丝毫不亚于结党营私。
百家争鸣是好事,可以让这些学说在竞争和对抗当中获得进步,并促进国家的发展,对于春秋和战国时期来说,非常适合,可是对于大一统的王朝来说,就不在那么实用了。
而刘宏想要得吸纳百家学说的精华,用以促进大汉文化和生产力的提高,至于主流思想,刘宏还是决定以儒家为主。
毕竟此时的儒学并未经过阉割删改,儒门学子也不是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腐儒。
此时的学子对于儒学以外的技术和知识并不排斥,从最近许多医者进入洛阳以后,也有不少对医学感兴趣的太学生和学子上门拜访和了解。
所以刘宏才会吸纳墨家,他看重的只是他们的机关器械一道。(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物理。)
德阳殿,负责少府的吕强向刘宏汇报了关于安置墨殇等人的工作。
“陛下,他们一共有七十多人,已经按照陛下的吩咐,安置到了皇庄,只是不知陛下准备将他们挂名进哪个府衙呢?”
“唔~”刘宏想了想说:“他们都是精通研究之人,那就新成立一个“研造司”由少府统辖。”
紧接着刘宏又吩咐道:“哦,还有!他们的吃穿用度要精细,个人行动也不要限制,只要不跑出大汉,他们爱去哪就去哪!”
“诺!”
吕强也明白了天子对那群人的看重,离开后就单独派了自己的一名亲信亲自去那里负责一应事务。
少府就相当于皇帝的内库,无论是新增还是裁撤都由刘宏自己说了算,而且这些人要是真能研究发明出什么好东西,对于刘宏个人名声还是有很大助益的,所以当然要抓在自己手里。
此时的刘宏迫切的希望他们能研制出一些增加种植效率的农具,只有这样这个以农为本的国家才会获得长足的发展,然后他才会有精力去捣鼓别的东西。
随后刘宏召见了一些医者和以曹嵩为首的一些精通农事的官员来到了德阳殿。
待到众人见礼之后,刘宏拿出了杨彪那份文章说:“文先说的好啊!国欲富,必先富其民,可是该如何富民呢?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曹嵩站起身来说:“自然是粮食增产,家有结余,节俭度日,如此积累方可!”
“那该如何增加粮食产量?”刘宏再次抛出一个问题。
一众农事官员也各自起身提出自己的意见,例如精耕细作,种植交叉作物,开发荒地,等等这些。
张伯祖也起身道:“百姓身体强健才会有更多精力去耕耘土地。”
刘宏点点头,这些人的意见都很好,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单亩的产量。
“张让,把东西拿上来。”
听到吩咐的张让赶忙从一旁取出一袋准备好的稻米,交给了刘宏。
“诸位先看看这些东西!”
刘宏将稻米交给了曹嵩。
“这是稻米?”
曹嵩接过袋子打开来看,稻米他还是认识的,只是袋内的稻米却是颗颗饱满,个头也比他见过的大上许多,与以往的似乎有些不一样。
“不错,是张让从江东带回来的,口感还不错,不知大司农觉得可否作为百姓主食食用?”
曹嵩微微摇了摇头,“此物只适合种植南方于水田当中,再加上南方人口稀少,而且产量不高,大规模种植,颇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