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镇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小镇了,经过余暇带出的层出不穷的新品,腌菜、火锅、包包、面食,每一样拿到另外一个县甚至是州府里都是王炸,但它们统一地,在这个县城集合了,可以说,在这里只要不懒,人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财富,区别只是小富、大富罢了。
这种富裕的范围辐射之广也很罕见,周遭的村、县因为人员的流动带来了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整个就是一庞大的商业帝国。
余暇最近却有些颓废,她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暴富而自己还守着一堆钞票,等着合同期满领这套自己住着的房子,啥啥产业都没置下,她真的很想大量购置房产、地契当个土财主啊,然后,把自己的‘金丝坊’大业支楞起来,一举成为天下第一腌菜坊。
但,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余暇已经卖身给东顺来了,东顺来不希望她太过高调,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她,一方面也是怕其他竞争对手知道了她的存在来挖墙脚,用郑光霁的话就是,“该有的不会少了你的,别瞎折腾,翻了船大家都不好过”
好吧,她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东顺来一如往常地在一楼继续兜售面食,不过重新营业之后碱水面已经变成清香碱水面了,专门针对好面子、请客吃饭的高端人群,这倒是跟它自身高贵的形象比较相符,与其他面点摊位也能做个区分,余暇的清香版碱水面只专供东顺来使用,好木难寻,余暇也讨厌过多破坏环境,做个限量版专门坑害有钱人的钱包就行。
东顺来的碱面总是要进贡给上面的主子的,上面的主子再进贡给他的老子,他的老子很满意,于是余暇的主子也很满意,宝儿身边的护卫马上加满,还是更高级别的,余暇也满意了,这波,不亏。
镖局老板倒是很不舍这笔生意,虽然余暇表现得很抠门,但这门生意好做又几乎没啥风险,余暇退回他的镖师,韩老板立刻请余暇上东顺来吃了个饭。
余暇见他进了自己的老巢,好家伙,啥贵点啥,她想着等到后面叫郑光霁把银钱给她就是,韩老板看着菜单一阵肉痛,偷偷出了包间退掉了几个菜,果真是,好相与的人也是臭味相投啊!
碱面的风靡总是不奇怪的,现在的时代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碱水,于是,碱面的供应只余暇一家,县外的人已经开始大规模往这边赶,只等着做起倒买倒卖的生意。
一开始县城外的人们还因为短货缺货而哄抬价格,但随着余暇源源不断地放出货源,碱面已经变得非常常见,一些贪心的二道贩子因此赔得底裤都不剩,嗨,投机倒把的生意哪能大量投入本钱呢,只能怪他们自己了,本来也不是做正当生意的人罢了。
余暇的碱面条做好了,她就想倒腾一下碱面包,现下该是制作个面包窑了。
余暇让郑掌柜给她薅两个烧窑师傅、两个瓦工师傅来,说是自己还有更好的东西苦于工艺没有做出来,郑光霁大笔一挥,给余暇划拉了十个师傅过去,只要东顺来能提供的,只要不越过主子去,随她折腾。
余暇和瓦工师傅、烧窑师傅探讨了一天的制作工艺,方案敲定下来就立刻开工了。
瓦工师傅砌上两堵齐小腿高的矮墙,中间间隔五十公分,上面放上石板,周围填上用糯米、熟石灰、石灰岩制成的糯米石灰浆封好空隙。
石板上四周砌上十公分的墙,干透结实后里面倒入细碎的小石子铺匀,交替叠上瓦片,填上黏土抹匀瓦片空隙,再用石块封面,用糯米石灰浆把空隙填充抹匀,糯米石灰浆封口,再用半砖做出窑体的形状,木头沙子塑型,砖泥定型,窑体上面留出两个排气孔用木棍插上。
“这是个啥?”
“这有什么用啊?”
“余小娘子怎么知道这么多”
围观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