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情况与明朝初期倒是很相似,蒙古在中原的势力基本上土崩瓦解,残部退回漠北,明成祖曾经五次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上寻找蒙古主力决战,可惜每次,大部分蒙古部落不敌明军,就都会向漠北迁徙,结果数次让明军如同高射炮打蚊子一般,欲战不得。
如今的卑路斯也差不多,他带领着汗廷一路退向了河中地区,途中还带走了绝大部分的部落,连着五股主力突击,不过清扫了些没有搬走的小部落而已,有的向闽军臣服,有的则被当做战俘押了回来,总体意义上战果不大。
可以想象,一旦闽军大军退回兴都库什山脉关内,中亚的游牧军队又会像马蜂一样蜂拥而来,再次侵袭闽国的关隘,伺机入侵关内。
当年蒙古就是这样做的。
相持的结果是互相征战一百多年,明军放弃了在关外一切堡垒公事,退守长城,在明军放弃的肥沃土地土默川上,崛起了土默特汗国。
如今从地图上来看,闽国与卑路斯的距离隔着后世半个阿富汗,半个土库曼斯坦,半个乌兹别克斯坦,卑路斯倒是成功与李捷拉开了安全距离。
历史上,冷兵器时代最具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蒙古大军,只有!蒙古人的战斗力并不是体现在他们攻击力有多强,而是体现在他们的后勤机动性与残忍,不带给养,一人三马,二十万大军席卷欧罗巴,征服地区几万里,这在任何一个王朝不可想象的。
大唐在历史上也曾经做过如此尝试,安西大都护高仙芝率领安西铁军远征远在河中地区的石国,结果在恒尔罗斯与阿拉伯大军遭遇,高仙芝兵败,唐军几乎全军覆没,如今的闽军与一百多年后安西铁军战斗力差不多,这么远的距离,没有补给,也成了闽军的攻击距离极限。
其实李捷要是发了狠,未必打不到卑路斯,就像攻击阿拉伯人一样,发动几十万后勤,在陆地上修筑甬道保护后勤补给,一直修到河中去,那儿可是粟特人建立的半农耕半游牧国都,可有着城市,卑路斯也跑不了。
可问题是,与阿拉伯帝国大战是因为阿拉伯帝国的侵略性的确让闽国君臣感觉到了极大的威胁,而且后世中东,伊朗的土地的确富饶的令人垂涎,举国上下才如此踊跃支持李捷的远征,可如今,荒芜寒冷的草原总让人想起中原上的漠北,征服这样一片贫瘠土地,国中大臣也没有多少热情。
都说皇帝代表一国声音,可毕竟闽国也不是李捷一个人撑起来的,群相的反对,他也不得不考虑。
新建设的行宫还显得很粗糙,一根根木梁还没有凃漆,外面的冷风直接呼啸着吹进来,只有靠近大铜鼎的地方,才有着些许暖意。
这一回倒是没有特例,等级森严的一个宴会,李捷高居上首,下面台阶一人一桌盘坐左右,简单的酒菜,不过每个人的注意力到也不在饭菜上。
“……沿途一片荒芜,臣经过废弃的部落痕迹大约有二十多个,依照规模,卑路斯大约带领了十多万人北逃,所经草场一律被废弃,河流也是被填埋了动物尸体,以生瘟疫来毒害我军,幸好天寒地冻,倒没有滋生病毒。”
还是满面的征尘,苏定方悻悻然的详细把他这一行所见所闻禀告着。
“臣在阿姆河附近追上了卑路斯军队的尾翼几个部落,打了一仗,倒是谈听到了些消息,听闻在安西都护府的斡旋下,天山南北的突骑施已经带领骑兵八万向昭武九姓移动,在汇聚当地粟特人的兵力,形势已经对我大闽不利了。”
“不过听闻,卑路斯手下的塞种人部落与半定居的昭武九姓关系也不是那么融洽,不少游牧部落在河中地区就地抢掠,惹得几个中立的小国很是不满,在突骑施南北大军的包围下却是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