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更不会买了,自己做个能用就行。会绣花的就绣两朵,不会绣花还不用荷包了?络子是什么玩意儿,乡下人表示不知道。城里人也不需要。也许会有一两个行商经过这里买那么一两个荷包用用,不过几率太小挣不了钱。居然没有一个法子能挣钱,度娘啊,度娘你可知道我很想念你。
不想了先过完年再说吧。初二这天大伯母跟三婶娘家都各自回娘家了。大伯母只有个哥哥,从小爹娘就早早的去了跟着哥哥相依为命长大。过年就是去大舅家了。
三婶娘家父母俱在,兄弟也多。可能三婶遗传到了她母亲的好生养,自己也生好几个儿子。而且三婶本人也是个好强能干的,自己儿子多,娘家有靠山所以两个嫂子都没放在眼里。
林玉娟的母亲齐氏呢?外来的媳妇儿,好几百里路呢。嫁到这里就再没回过娘家。也不会做砖坯,只能干地里活儿了。亏的还生了俩儿子,不然也不好过。
快到午饭时候,两个姑妈前后脚到了爷爷家。林玉娟一家一早就去帮忙了,姑姑回门齐氏这个嫂子得帮忙不是。反正一家子也没别的亲戚走动了。
大姑妈长的很像奶奶,如今估计也快近三十了。依稀还可以看出美人的影子,看来奶奶年轻时果真是美女啊。小姑妈就不知道长的像谁了,大圆脸,鼻孔有点大,样子很是不善。兄妹五个,除了这个小姑妈别的都是长的好样貌。不过倒是很得奶奶的欢心,哄的奶奶服服帖帖的。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就到了十五元宵节了。听说镇上还有灯会呢,不过这大晚上的路又远天气还冷大家伙都不愿意去看。过完元宵这个年就算过完了,乡下的农民又开始收拾收拾农具,准备着开春好干活了。
等到了二月份天气虽然还是感觉那么冷,但是植物都开始出芽长叶子了。麦地里长出了好多的荠菜,开始有人挖回来尝尝鲜了。满脑子都是钱的林玉娟想着是不是能去卖点儿野菜?
说干就干啊,这几天春光明媚的,麦地里也没有那么湿了。林玉娟拖上姐姐秀娟去自己家麦地里挖荠菜了。这时的麦苗还很低不怕踩的,林玉娟一边用小镰刀挖着荠菜一边给姐姐洗脑。
“姐姐,这边荠菜好大呀,才一会功夫我们都挖了半篮子了啊。你说我们乡下人也挺好的呀,想吃啥就自己下地挖了。你说镇上人要是想吃荠菜啥的要怎么办啊。”
“镇里人想吃啥就去买啊,人家大多都比我们有钱。做生意的,有钱的,作坊的还不都住在镇里头啊。”林秀娟觉得有必要给小妹讲讲,小孩子一点见识没有也不行,太丢人了。
“这蔬菜粮食啊什么的都是乡下人种的,可是油盐酱醋糖就要到镇里买了。嗯,镇里人做糖。我们做不了的人家做”
“那姐,你说我们能去卖荠菜么。然后换糖行不行呢。”
“对呀,现在的荠菜又香又鲜还很嫩。听说镇上人都爱用荠菜包春卷,做饺子馄饨什么的。前两年我在奶奶家还吃过一个。哎,还是沾了小姑的光奶奶才肯包的,可真香啊。”
林玉娟一看姐姐这么配合觉得不能错过机会:“姐姐,那我们把这两个篮子都装满吧,压的实实的,家里最多吃一碗。我们明天去镇上卖卖看,卖不掉就拎回来。反正也不费钱地里挖的,要是万一能卖个几文钱呢。你想想这可是我们自己挣的哦,可以买糖吃的哦。当是去镇上玩儿了。”
林秀娟虽说是姐姐可过了年也才是个虚十岁的小姑娘。一年到头的,也就是每年过年能吃几颗糖。所以糖的诱惑还是很大的。
“好,我们明天去镇上试试。赶紧挖得快点儿吧,等我们吃完中饭再来挖点儿。”
姐妹两个个把小时一人挖了一篮子荠菜回家了,吃饭时在桌上跟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