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初八,一夜醒来,霜凝长安。无叶的树枝上,白霜凝结,宛如哭丧棒。
宁王府在胜业坊,与兴庆宫隔街相望。清晨起来,宁王李宪看着门外素裹的世界,忍不住流下泪来。
“阿耶,放下门帘吧!外面太冷,莫冻着。”李琎见李宪站在屋门口,看着外面流泪,进来说。
“你可知外面这景象,叫做什么?”李宪问。
“这不就是霜雪嘛!”李琎搀扶着李宪到卧榻上坐下,将火盆往他近前靠靠,说。
“不!这是雨木冰。《春秋》中有记载:也叫树介,说它像介胄。民间叫它树稼。谚语说:‘树稼,树稼,达官怕。’就是说:阎王对人间的事情拿捏不准,需要一位大臣亲自去说清楚。邠王去了,又是我与皇帝的二哥,分量够了。可他整日吃酒,糊糊涂涂,一定是话没有说清楚。阎王要再叫一位大臣去。屈指算来,我是非去不可了。”李宪说。
“鬼神之事,阿耶怎么迷信起来?阿耶是修道之人,讲的是得道成仙,与他阎王何干?”李琎劝慰说。
“安排下去,约李相来用午膳。”李宪说。
“这是为何?阿耶一向不与朝中官员来往……”
“去吧!”李宪挥挥手,说。
李琎满腹狐疑,行礼告退。
李琎来到李相府,李林甫尚未下朝。李林甫下朝回来,闻听宁王召见,顾不得歇息,与李琎一起,来到宁王府。
李林甫来到宁王府,李宪已经站在屋门口相迎。李林甫要跪下磕头,被李宪拉住,说:“咱们之间,不要这些俗礼。”
说着,拉着李林甫到卧榻上坐下。
李林甫执意不肯,李宪只好让他在火盆前坐下。侍女端茶桌进来,坐在李林甫身边侍候。
李宪挥挥手,李琎与侍女走了出去,将门帘遮好。
“宁王身体可好?”李林甫问。
“时好时坏,熬过冬天就好了。”李宪笑着说。
“宁王叫林甫来,莫非有事情要问?”
“若寿王登基,是利于大唐,还是弊于大唐?”李宪问。
李林甫一愣,想不到李宪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不由地愣住,看着李宪。
李宪笑笑,说:“咱们之间,不要那些俗礼。”
“寿王聪慧,饱读经书,看事透彻,计谋常常出人意料。但寿王仁慈,常抱侥幸之心;得过且过,善谋不善断。若寿王登基,对大唐来说,弊大于利。”李林甫说。
“寿王也是我的儿子,我怎么不想让他继承大位?当年,我把大位让与隆基;若隆基要恩报于我,传位于寿王,天赐良机。可我思来想去,为大唐计,寿王不宜继承大位。故约十郎来,剖腹相商。想不到,十郎与我所思相同。”李宪欣慰地说。
李林甫在家排行第十,故称十郎。
“我想,宁王一定纳闷:既然林甫不想让寿王继承大位,为何还一再鼓动更换太子?与忠王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正想听十郎说说。”
“冷月派,宁王可知?”李林甫问。
“自然知道。”李宪说。
“可惜的是,斩草未尽,又被忠王接手了。”李林甫说。
“你从何得知?”
“江湖人士传来的消息,千真万确。”李林甫说。
“亨儿这么做,他想干什么呢?想学太平公主吗?”李宪生气地说。
“怕的是他不想做太平公主,而是铤而走险。圣人年事已高,忠王造反,无论谁胜,大唐休矣。”李林甫说。
“十郎担心是对的,决不能走到那步。”李宪说。
“宁王是过来之人。若论搞阴谋诡计,谁能比的过武后?当年武后清除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