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老东西也是过不了大众情人这一关,这种人守不了山,看不了林,早晚得死在女人怀里。”姜子民撩了撩发烫的水,暗自替老沈感到惋惜。
老沈这人性格怪,熟悉大山,在林子里生活是把好手。姜子民此前觉得他霸道,这会看他贪恋红尘的怂样,不由得心生鄙视。
可人的思想往往复杂,本来想着老沈和林晓菲呢,心里又出现了宋歌的影子。
望着外面清雪飘洒的房屋,一个个大雪蘑菇般的木刻楞房子上的烟囱冒着白烟,这种原生态的林间生活很多人喜欢。
不过要说半辈子生活在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休闲广场,缺乏很多时代气息,对,没有宋歌喜欢的咖啡屋,她还能想起这里吗。
经过了昨天的电话风波后,尽管他猜出了宋歌移情别恋了,可她的影子挥之不去,总在心头萦绕。
为情所困的他轻轻地闭上了眼睛,一直到旁边有动静,才懒懒地看向了来人。
郑文艺叫人把精致的实木茶几放在他旁边,拽着小凳子坐下,拿起一把实木壳的茶壶,摇了摇说:“别总提以前的郑厚财,我早就潜心学习生态文化,闻闻这茶怎样?”
姜子民看出来了,他一门心思用在了生态文化上,瓷茶壶用实木包上了,托人加工的黄芪茶茶香浓郁,药香诱人。
“是用黄芪做原料,采用了炒茶的工艺,手工制作,准备打个品牌,叫神山一品芪茶。”郑文艺见他没说话,寻思是感兴趣,就自然地介绍了起来。
姜子民端起茶盅喝了一口,口感上佳,比自己手工炒的味淡了点,还算清醇,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人家。
“老郑,我就来洗澡的,你弄得跟请客似的,你要是免费我也同意,护林员一个月没几个子,算你扶贫了。”姜子民直来直去地说着,又加了句:“无功不受禄,要是没事你伺候别人去吧。”
郑文艺轻声笑了笑,手指点了点茶具说:“从浴场生意好转那会,我就惦记上你了,有人说你一根筋,守着大山,精神不太好,我觉得不是,你是大山之子……”
姜子民从领了护林枪开始,一下子扎到瞭望塔下,很少下山,整天和大山在一起,别人误解得多,郑文艺脑子灵活,总是打听他的消息。
就像昨天他和鲶鱼王、猞猁鬼斗狠的事,经常发生,几乎每个月都有。
在别人看来,就是普通的事,是闲聊的话题,可郑文艺脑子活,加上最近专注生态文化研究,总是从事件里寻找不同之处。
在他看来,姜子民斗的是不法人员,呵护的是大山,只要未来红松密林出了名,代表人物就是人家姜子民。
这年头有故事就有商机,何况姜子民故事不断,都是和大山有关的。
“大山之子?我说老郑,你可别瞎说,林场效益不好,欠我两月工资呢,别给我戴高帽,你要是闲得慌,去找孙大虎给我说说情,先把生活费给我发了。”姜子民不以为然地说着。
他对这种调侃没什么兴趣,倒是觉得这茶不错,自己平时净喝生山泉水了,于是端起来就喝。
把一个守林汉子的粗狂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那都小钱,子民老弟,我找你是赚大钱的,不用你干活,不用出力。”郑文艺平淡的话语里透着无限的诱惑力。
姜子民平日里在山上找人吹牛的机会都不多,这回抓住机会了,说话一点都不客气,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想起自己古铜色的面孔,幽默地说:“那叫我上台讲话?还给我准备讲话稿?”
郑文艺笑了,有些认真地说:“咱们炒作温泉,就你身下这种泉水,这段时间我接触了不少外地人,来的很多都是有钱的主,就喜欢咱这的原生态,再弄上真正的温泉洗浴,票价能翻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