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子寨村松树沟中学的校长朱云炎,独生女儿朱亚月要出嫁了。
这既是他家的喜事,也自然是学校的喜事。
全体教师一起上阵,副校长“灯笼花”当起了总指挥。
她安排人将学校内外都贴上大红喜字。
因临近砖瓦厂,离农民的村子较远,场地宽敞。
当父母的,谁不是尽其所能,把养了一二十年的姑娘排排场场的出嫁?
亲朋好友喜上眉梢,来捧场子。
艾华和小荷倆从“灯笼花”信里得到消息,汇过来10元贺礼。
原油子寨大队文艺宣传队的队员们,能到场的到场,不能到场的也致信恭贺。
松树沟的八朵花儿,有四朵花在生产大队文艺宣传队。而如今,知青组里四朵花,全部离开了。回乡知青中,只有“灯笼花”和吴先秀两朵花儿在现场。
志远被“灯笼花”任命为“支客师(司仪)”,负责酒席安排、人员组织等工作。
原生产大队的支书郑有全、会计方大周,以及现任村支书吴立仁、副支书沈晓霞等干部参加了。
赤脚医生景德生两口子也来了。
对于涉及到在校学生的所有家长,朱校长提前告诉各班主任,一律不得他们参加婚典,更不接受任何一位学生的贺礼。
但仍有十几个家长不顾禁令前来。
朱校长一律退回了他们的贺礼钱,管了一顿饭。
早几个月前,朱校长他们两口子一家便筹划给女儿办嫁妆。
他家境虽然不怎么样,平时花钱又大手大脚,也没积攒下什么钱。
但毕竟还是村中学主要干部,两口子拿国家工资,还是好于乡的农民。
置办的陪嫁品也说的过去,绸面花被子打了10床。
朱校长夫妻俩忙乎了多天,待佳期定下,他们便告知了亲朋好友。
喜日子到来的前一天,便有来帮忙的,商量如何操持酒宴。
因无餐馆,不能像城里那样订上几十桌席面。志远请了村里会厨师的一班子人负责做饭菜。
他们连大锅和碗筷盘碟儿也一起带了来,倒也省去不少麻烦事。
志远又将“打杂的”人做了分工,谁负责购买肉菜,烧茶水,洗菜、洗碗、安置桌凳,端菜盘子,做大锅米饭,发喜糖,逐个责任到了人头。
然后,志远用一小张红纸,写上各项任务和责任人的姓名,贴在后院临时厨灶外墙上,分工一目了然。
大家领了任务,行动起来。因烟、酒、茶、喜糖等物品提前购置过,这些就不用考虑了。
但是,有十几位将日子听错了,竟然提前一天赶了过来。朱校长也用酒饭招待,至晚方去,第二日再来。
他们这一错,给众人当成了笑话,乐儿好久。
第二日一早,客人们陆续到来。男的女的,大人小孩都着了盛装。
学校正值暑假,偌大校院和所有教室,成为迎宾待客的好地方。
院子中央的树下,摆了一张旧办公桌,用红纸铺了,作为收礼记账处。
记送礼帐目的人,是学校刚转正的民师,大家称作“帐先”。他架上一副近视眼镜,等着开张。
桌上香烟折开了盒,放在了盘内,谁拿钱来上账,便递上一支。
朱校长两口子站在大门口。见来了客人,笑吟吟地迎上去,拉住手,请进了学校。
先到的客人正喝着茶,抽着烟,眼瞅着一群群后来之客,不认识的,盯着打扮,看容貌,品笑语,望行止。
认识的,忙站起身,搭上话,推让着座位,站着或坐下说着话儿。
院子内外,东一疙瘩,西一群的人,都笑眯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