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开口道。
他与房玄龄二人虽也是儒家的,但是身为仆射之位,也就是宰相,并不会偏向于哪一学科来治国,他俩都是当世大才。
“太子殿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出自何处?”
房玄龄接着询问道。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章;原文是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解释为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
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
“看来殿下果然天资聪慧,老臣佩服!”
“是极,陛下,依臣看太子殿下亦无需进修弘文馆了,可以着手接触东宫太子府事务了。”
两位肱骨之臣都很看好李承乾,太子府事务一直都是李世民着手安排的;
也是看李承乾年纪尚小,不过看现在的情况,可以让李承乾他自己安排了。
“既然如此,那朕就让你亲政东宫事务吧,至于弘文馆那边;
唔...你还需一旬去一次听课,这是没得商量的。没什么事你且回去吧!”
李世民下令道。
“好吧,谢谢爹,儿子这就准备走了;对了,刚听到爹你们是在商量开恩科,科举考试吗?”
“嗯?你也听到了?正德殿这么不严密的吗!”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
“那倒不是,儿子是习武之人,耳目聪明,听的比较远而已。
要是关于开恩科的话,儿子倒有一个想法。”
李承乾出口惊人的说道。
“嗯?计将安出?”
“设乡试、府试和院试,乡试由知县主持;
各学子在本县先进行乡试,乡试优者参加府试;参加府试者,府试由知府主持考试;
优者参与朝廷派遣的“学政”主持院试;院试及格者为举人,举人有替补官身之职;
举人可参加殿试;皇帝与文武百官共同观看,择出“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其余皆为举人身份...”
听完李承乾的,三人顿时都震惊了,他们之前就跟群臣们有讨论过,这么多人集思汇广,都比不上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完完全全成熟的一套科举制度,照搬就可以了;
他们浪费了这么多时间这么多精力都没能这么完善。
“太子殿下果然没让我们失望呀,不仅武艺惊人,朝政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老臣佩服!!”
“是极是极,殿下犹如天神下凡,天资聪慧,资质过人,老臣亦甘拜下风!”
两位大臣看向李承乾的眼光就像看待一块璞玉,两眼发光。
大唐有此太子,国家必定百年无恙乎!
“哈哈哈哈,好,很好,我儿有圣君之姿~~”
李世民此时也绷不住严肃的脸开怀大笑道。
“嘿嘿,爹与伯伯们过奖了,小意思小意思...”
这在后世基本是个大学生都知道的事情,这波我在大气层。
三人汗颜,老脸都快丢了,不能跟妖孽比...三人在心里暗暗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