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清晏回到旅店时,济慈正坐在前台旁边唯一一张藤椅上,右手托着腮,愁眉苦脸地叹着气。
一见到越清晏,他叹气的声音愈发明显,边叹气,边不停地偷瞄她,脸上明晃晃地写着三个大字:看看我!
越清晏无奈地停下脚步,配合济慈大师继续表演:"您老人家吃饭了吗?要不我带您去吃早饭?"
"唉,食不下咽啊!"
"……您有话直说。"
"我一想到你死去的师祖,我就难受得吃下饭睡不着觉。唉,我可怜的师父啊,正值壮年却英年早逝,真是天妒英才啊!"
说着说着,开始用衣袖擦眼角,竟真的被他挤出了两滴眼泪。
越清晏面无表情地将纸巾递给他,不知道今天这出又唱的什么戏码。
"济慈大师,戏过了,您收一收。"
济慈的眼泪来得快去得也快,哭腔说收就收,话锋一转,硬生生地转到了许见山身上。
"师父生前,最疼爱的就是小师弟,如果他老人家泉下有知,小师弟离开宗门多年,至今不归,该有多心痛啊!"
果不其然,济慈大师心心念念的只有他最亲爱的师弟。
此时此刻,越清晏无比后悔自己刚才的心软,她就应该假装看不见,干脆利落地走人,不该给济慈发挥的余地。
悔不当初啊。
而济慈还在继续他声情并茂的表演。
"昨晚,师父他老人家托梦给我,让我一定要把小师弟带回正一派。如果我不能完成他老人家的夙愿,待百年之后,我有何颜面到地下见他老人家啊!"
越清晏捏了捏眉心,只觉得被他吵得头疼。
如果济慈能把这份锲而不舍的心劲儿放到发展壮大正一派上,不说赶超循一派,最起码脚踢龙虎山、拳打茅山派绝对不成问题。
"您的心思我明白,如果师父能解开心结重回正一派,我也乐见其成。但我做不了师父的主,您就别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
济慈闻言瞬间喜上眉梢,他要的就是小师侄这句"乐见其成"。只要越清晏不反对,他就能把这"不反对"夸大成"十分赞同"。
夸大其词、添油加醋什么的,他最擅长了。
"这可是小师侄你说的,乐见其成,我这就收拾行李到江城找你师父,你准备好参加入门仪式吧。"
话音刚落,立刻甩着袖子大踏步离开,竟是连半分钟也等不得。
越清晏看着他急匆匆离开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打消了要跟师父通风报信的念头。
这些年来,痛苦的又何止许见山一个人。
云阳子骤然身死,留下群龙无首的正一派,不知该何去何从。
仅从玄门大比那一天一夜的见闻,就能看出正一派在玄宗的处境有多么艰难。
而这,已经是在济慈凭借医道声名鹊起之后的结果。
那时正一派的处境,只会比现在糟糕百倍。
济慈不仅仅要忍受师父崩逝的痛苦,还有忍受其余宗门对正一派的指指点点,最亲爱的小师弟被安上弑师的罪名,他都没有能力证明他的清白。
最关键的是,相比起许见山一个人的声誉,稳住风雨飘摇的正一派,不让它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盘中餐,对于那时的济慈而言,要更加迫切。
整个宗门的前途系于他一人,他不能感情用事。
为了宗门的危亡,他只得将许见山暂时抛之脑后,但这份愧疚和心疼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心底。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追忆中,这份愧疚不断发酵、叠加,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执念。
在某种程度上,济慈和许见山其实是一样的人。
他们都习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