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就趁这回摊牌吧,虽然布局未成,若今日之言传出去,定会多生出几番波折……但见黄岐瑞那不撞墙壁誓不回头的态度,他也顾不得了。
“朕知道你和几个皇子都认定,烈炳是东宫的不二人选。”
黄岐瑞猛地抬眼,惊愕的目光迎向皇帝,寒意自心底窜上,皇上知道他们兄弟与三皇子间的眉来眼去?他以为瞒得够紧,原来皇子们、包括自己与伟泽的一举一动,全在皇帝的掌握中。
见黄岐瑞惊骇至此,皇帝忍不住抿唇一笑,姜是老的辣,他们想在跟前使诈,还得再多磨练个几年。
“可朕认为,他太过仁慈、手段不足,且他的亲生母亲出身不高,无法助他一臂之力。”
“治乱世需要严君、厉君,以雷霆万钧的手段统治,可如今天下太平,百姓们盼着的是个能站在他们那边,替他们着想的仁慈君主。
“海不择细流,故人成其大,人要有胸襟与目光,而三皇子恰恰是这样的人物,或许他决断力不足,但只要辅以良相,定能创造王衍百年祥和兴盛。”
这就是他对烈炳的看法?而烈风、烈戬、烈真几个,个性多疑苛寡,性情虽然圆滑却主观易怒,不肯采纳旁人意见。
所以从头到尾,他满脑子想的是辅国良相,对于帝位无半分野心?
见皇帝默然不语,黄岐瑞续道:“皇上肯大刀阔斧,藉边关战役铲除冷府势力,除开冷氏在朝堂势力逐渐扩大,旗下子弟仰仗叶丞相尽做些不干不净的肮脏事之外,不也是认定身为皇帝只要能够制衡各方势力、统御朝廷,四皇子根本不需要外家在背后支持,既是如此,出身高低差别在哪里?
“况三皇子虽然亲生母亲出身不高,却是由贤妃一手带大,贤妃多年的悉心教养把三皇子教养成一个有容乃大之人,也只有他,能以仁慈相待于手足。
“皇上亲眼所见,这些年,为东宫位置之争,多少明里暗地的手段尽出,三皇子为着兄弟情谊不愿涉入,这些年,在几位皇子想尽办法打击其他兄弟、扩展自己的权势同时,唯有三皇子默默替朝廷做事,为帝者,要的便是这份为国为民的心思,不是?”
越是听着黄岐瑞所言,皇帝越是皱紧双眉。
他有许多儿子,可讽刺的是,最像自己的竟不是宫里这几个,而是流落在宫外的岐瑞、伟泽,他们有谋有略,允文允武,最重要是有胸襟气度和眼光,他不愿意承认,但慕依禾教育孩子的确比自己棋高一着。
这些年,他的不忍与犹豫,造成的结果是让几个大的拼命结党营私、铲除异己,他们把所有的能力心思,全用在那个位置上头,使计坑害彼此、谋算臣官,一日一日,情况越演越烈。
如今,甚至联合鞑靼敌军来残害自己手足,他再不愿意,也不能不正视孩子们已经长大的事实。
“岐瑞,你是否认定朕让竹青死,是为了将烈真剔除于常府之祸?你是否认定朕已经决心令烈真入主东宫?”
“难道不是?”除了他……其他皇子年纪尚稚,难不成皇帝百般拖延是为了后面几个小皇子做打算?
皇帝莞尔,知道他又想岔了道儿,“回答朕,你是不是个有德有容,有胸襟气度能纳百川之人?”
黄岐瑞心头一震,倏地瞠眼望向皇帝,难道皇上想的不是齐烈真,而是……
所以竹青非死不可,因为身负污名之女,不能统御后宫?
不,他对皇位无心,更不愿意掀起朝廷风波。
立他为太子,他和伟泽的身世之谜将会浮出台面,他们的存在已是伤害皇家颜面、伤害已死的老王爷,几年前皇帝下旨让自己袭爵时,朝堂内外已是议论纷纷,若再因为太子之位让他的身世揭晓,不管是对皇家、对王府,都是极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