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
这新任大理寺卿不是别人,正是林如海在济南时给两个女儿请的先生,姓虞名方,字子方者。
虞方先借林如海之力起复为甘肃一府同知,颇有政绩,便升了一地知府,又从知府升了道员。后调回京中,先在都察院为佥都御史,后调为大理寺少卿。这才在大理寺少卿任上两年,便升了大理寺卿。林如海在家中提起他,颇有“伯乐识宝马”之自得。
姜宁:……
真不知道原著里的林如海向贾政引荐贾雨村时,是什么想法。
哈哈。
其实他本来便不是海瑞一样的大清官,他接受并适应官场上的“潜规则”。
也或许原著中的贾雨村,真有能让他欣赏的地方?
若真无一处有点,贾雨村也不会多年来在官场上混得如鱼得水了。
薛家的事和林家无关,和姜宁更无关。
薛蟠判了秋后处斩,薛宝钗立女户,出门露面主持生意,她都听过就算。
绯玉要出征了。
经过“议和派”与“主战派”近半个月的拉锯,朝廷决定分两路讨伐吴哥。一路以三品指挥使林姜为主将,率一万禁军与两万江浙水师,战船一千二百艘,组成东路军。一路以南安军总兵桂义为主将,率十二万余南安军和战船三千艘,组成南路军。[注]
两路部队汇合修整后,再议如何反攻吴哥。
启用年才十八的女将林姜,是安国公终夏当朝力荐,且说愿承担一切战败之罪,皇帝一力主张。
但“议和派”见皇帝决心发兵,一振大齐之威,知大势不能挽回,便说林姜究竟年轻,且从无战功,不可将如此重任全交由她一身,不如兵分两路,确保大齐得胜。
终夏:“将帅不和,两军分将是兵家大忌。绯玉此去只能靠她自己了。”
姜宁:“知道南安军赢不了,就想方设法阻止绯玉赢,竟能无耻至此。”
分了东路军和南路军,一应粮草兵器后勤也要分为两处,东路军人少船少,所得必不如南路军。户部尚书又正是承恩公担任——
姜宁:“许衡什么时候死?”
终夏:“你真想让他死?”
姜宁:“我想,我会自己动手,你别出手。”
姜宁:“还有,绯玉若败了,一应罪责她自己会承担,不必你来扛。”
终夏:“话已经放出去了,收不回来。”
她“安国公”的分量自然远大于还无功勋的“林姜”。承恩公看似是退让,实则是想借此战将她拉下来。
若不如此,也不能让他们松口了。
终夏:“不许说谢,也不许说愧对我。我也是为了自己。”
她当然希望朝堂上的女人不再只有她一人。
护国公一并南下,有她亲自训练数年的一万禁军精锐,大齐最好的火器先供给东路军,苏风亲领八十仪鸾卫在两军督查,或有谢寒相助,东路军人虽少,赢面却不小。
最重要的一点:
她相信林绯玉。
——林姜。
所以,她愿意赌一把。
*
仲夏,绯玉离京。
姜宁和林如海送大军到城外二十里回家,发现家里多了一个周太监。
周太监领来了四个美人。
周太监赔笑道:“皇后娘娘说,都是林大人无子,才令林家娇娘披挂上阵,这四个女子,只当犒赏忠臣的罢。”
林如海开口前,姜宁已笑意盈盈谢过皇后恩典,让把四个美人领下去安顿,又留周太监吃茶。
周太监又为难开口:“娘娘说,这是宫中所赐……”
姜宁笑道:“请回给皇后娘娘放心,林家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