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简单介绍,还有她在课堂上记下的老师补充的一首诗。
“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诸葛亮辅佐刘备,筹划谋算军政大事和内政,后来被任命为丞相。君臣相和,被传为佳话。”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了托孤大臣,统领刘备政权一切大小政事,蜀地内外均对他佩服有加。”
君臣相和啊。
诸葛亮有些恍然。
主公,先帝。
骤然提及过去,总觉得已经过去很久了。
“因为刘备走来的不易,集团内几乎是什么样的势力都有,当时季汉内部的阶层很混乱,各种阶级的人在这里。也不是说他们坏,乱世的好坏都已经很模糊了,大家都是为了自己阶层的利益——刘备死后,如果不是诸葛亮调和有方,内部早就乱起来了。”
“诸葛亮忠于职守、公正无私、治蜀有方,他多次出兵北上伐魏,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在北伐途中生病离世,这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师给我们补充了一首诗,是后世唐代的诗人、我们的诗圣杜甫所做,题目就是《蜀相》——其中最后一句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原本在听自家相父和故去的老爹的旧事,没想到突然跳到了诸葛亮辞世,虽然在之前的史诗里就看到过了,但刘禅还是忍不住有些惊惶。
他哀戚地望向诸葛亮,悲伤又急切地唤道:“……相父!”
但他劝不出不要北伐的话,也劝不出让诸葛亮少做些事的话。
之前天幕说了,相父多半是累死的。
但益州现状,相父如果休息了,又有谁能依靠?父皇去世时可是让他听相父的话的。
诸葛亮回以安抚地一笑,把重重忧思都放到了心底最深处。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可即便如此,又怎么能不出师呢?
天幕曾经显示,姜维会接过他北伐的大旗,继承他的遗志。
但内呢?
伯约北上,陛下却已降邓艾,足见内部已经混乱到什么地步。怕是连一个有力的主战的声音都没有了罢?
蜀地易守难攻,本就为难啃的骨头,最终却比江东还要更早灭亡。
可他虽然知道了未来,却始终看不破命运。
待他死后,这先主所托付的一切……又会如何走向那既定的灭亡?
刘禅却已经下定了决心:“相父,还请多教我一些吧,你少做些事,多休息休息,按照那个小仙童说的法子,多‘养生’,我会尽量多看些奏折的……!”
诸葛亮回神,哭笑不得,心中却好似被春雨漫过,丝丝破土的愁绪温和、又熨帖地被抚平。
他有些欣慰,面含笑意:“陛下愿意学,自然是好的。臣愿倾尽毕生所学,都授与陛下。”
天幕上,李晓诗的声音依旧清晰:“赤壁之战后,曹操去经营关中,一扫北方;刘备占据地盘后,又向西南发展,拿下了川蜀;孙权则一边把统治范围往东南扩张,一边去抢夺吞并刘备的一些势力。”
“220年,曹操的儿子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再过了一年,孙权称了吴王,暂且没称帝,到了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时期,曹魏一直很注重农业的发展,大力兴修水利,垦辟荒野;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往海外贸易方向发展;蜀汉则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与周边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说到这里,这节课的内容已经结束了,但李晓诗要补充的内容还没有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