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孝廉眉头一皱,用手一挥,背后的管家会意,立刻转身下楼而去。
稍顷。
管家去而复返,俯身对着史孝廉耳语几句。
史孝廉听完后,神色一愣。
随即又失声笑了起来。
“哈哈,竟然是此等雅事,若是真有佳作诞生,怕是又是我晋宁城的一段佳话了。”
史孝廉没有看向管家,而是自顾对着自己面前的两位大儒说道。
两位大儒放下了茶杯,皆看向史孝廉。
黄老更是一捻胡须,直接问道:“史大人何故大笑啊?”
“年轻小辈的争强斗勇而已.....”
史孝廉笑着将外面发生的事,对着两位大儒说了一遍。
话毕,又笑吟吟的看向黄老。
“黄老,那王公子,可是自幼就得你的教导,这诗词一项,怕是整个晋宁城年轻一辈都无人能及,这次比诗肯定胜券在握了。”
黄老听完此语,连连摆手,捻须说道:
“这王化成,乃是我好友之子,当初也是盛邀难却,教过他几日。”
“只是此子,在做学问方面心浮气躁,不得深入,也就这诗词一道还有些天赋,但晋宁城内人才济济,卧虎藏龙,胜券在握还是说不得的。”
“只是不知,跟他比试的是哪家的公子啊。”
史孝廉背后的管家,上前施礼,说道:“禀大人,对面并不是我们晋宁城人,怕是不知在哪冒出来的。”
“哦?”
黄老的脸色立刻变了,面有愠色。
“这王化成,真是不知礼数,跟一个未曾开化之地的野小子比什么诗!”
管家脸色讪讪,低头不语。
史孝廉听到后也愣住了。
外地来的?
这赢了输了都不好看啊!
管家这时又想起来什么,开口说道:
“据说,还有本地的一名儒生也参与了这次斗诗之中,此人唤作乔生。”
“乔生!”
书院院长苏老闻听,一脸的惊讶。
而一旁的连城听到这个名字,眼睛亮了起来,满脸的惊喜。
黄老看着对面之人的反应,好奇的问道:“哦,莫非苏院长识的此人?”
苏院长转向管家,“可是我晋宁城的奇男子乔俊昱?”
管家拱手回应:“正是此人。”
苏院长面向黄老,面露异色道:“看来这次,您的高徒遇到对手了。”
“乔生,曾是我晋宁城书院的学生,才华出众,文章锦绣。更为难得的是为人颇讲义气。”
“曾经有位县令颇为器重乔生的才华,待他情谊深厚。后县令死在任上,因为家贫,其家属没有盘缠返回故乡。乔生就变卖了家产护送县令的灵柩和遗属回乡,往返两千里。”
黄老跟史孝廉同时发出惊叹之声。
“早就听说我晋宁城有位奇书生做出此等义举,没想到竟是此人。”
史孝廉连连称赞,看来早就听说过此事。
黄老则是用手捻着胡须,看向苏老。
缓缓道:“此人壮举固然让人敬佩,可是诗词一道,看的却是天赋和悟性,今日折桂者,怕是还不好定啊。”
史孝廉见状连忙说道:
“有黄老的高徒,又有苏院长书院的学生,今日真是一大幸事。”
“我看今日头名者,就在这二人之中了。其它儒生能跟这两位同台论诗,想必也能受益匪浅。”
两位大儒闻听此言,相视而笑。
至于陆明,在场几人直接选择性的忽略了此人,竟无人再提。
史家的管家站在二楼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