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处,面对着一众儒生,大声的宣布:
“今日锦绣诗词会正式开始。”
“以园中亭园内连城姑娘所刺锦绣为题,作诗一首。”
“由城内大儒黄老、苏老评定,前三名者,可入阁楼,品茶论诗。”
一众儒生皆向着园中的亭台而去。
王化成脸色阴沉,紧跟着陆明,乔生身后。
亭台之中,挂着一幅锦绣,上面绣的赫然正是此院中的风景。
这幅锦绣中,每一针一线都细致入微,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大朵大朵花儿交织在一起,压弯了枝头。
花丛之中,隐约有蝴蝶出没,花丛上方的半空中,几只黄鹂鸟在振翅啼飞。
围观的儒生们,对着锦绣啧啧称赞。
对连城姑娘的倾慕则是又加深了几分。
亭台的旁边,早就铺好了宣纸,研好了墨。
一个儒生拿着毛笔,在一旁皱着眉,思索着。
少顷,儒生便开始下笔。
一旁边有两个史府的下人,一个在儒生写完后,大声朗读出来。
另一位则是一溜小跑,进入阁楼二层,传达给其中的人听。
儒生写完后,底下响起了零星的掌声。
儒生脸上一红, 自知作出的诗确实一般,一拱手,讪讪的下台。
那个跑去二楼的下人则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大声宣布:
“刚才的诗,乙下。”
随即,又是一位儒生上前,开始执笔。
一连好几位儒生上前写下自己的诗文,不过从二楼传来的评语皆是乙类。
最好的也不过是有两位儒生得了乙上的评价。
人群中的王化成听着诵读刚才几位儒生的诗作,脸上露出讥讽之色。
终于,在一位儒生下来后,推开人群走了上去。
拿起毛笔,挑衅的看了陆明一眼,然后开始下笔。
众多儒生看到是王化成上台,内心充满了期待,翘首以待。
当下人将王化成写的诗句大声诵出后,下面的儒生们纷纷点头称赞。
“不愧是黄老的高徒,这诗颇有韵味。”
“写的确实不错,比前几位强多了。”
阁楼二层,苏老细细吟读了下人刚转述的诗句。
微微颔首。
“这么久,总算有个像样的了。”
“这诗还行,就定甲等吧。”
苏老又问道:
“此诗是何人所作?”
下人回复:“是王化成公子所作。”
一旁正在品茶的黄老闻言,面有得意之色。
却又叹息着说道:
“这小子,怕是整日只知嬉闹,这诗文作的,还不如往昔。”
史孝廉则在一旁连连称赞:“王公子果真大才!名师出高徒啊。”
史连城坐在父亲的旁边,脸上毫无波澜,一副毫不关心的模样。
待二层的评语传出来后,下面的儒生沸腾了。
这可是第一首获得甲字评价的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