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常浩南也没有太多好讲的。</br>既然问题已经确定,下一步自然是解决问题。</br>飞机制造作为一个复杂程度极高的工业过程,哪怕到了二十多年以后,很多步骤仍然高度依赖人工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些铆钉断头、金属碎屑这样的金属遗留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情况。</br>但正常情况下,一来按照规定,总装过程中每个步骤结束开始之前,都应该对零部件进行检查和清理,这一步应该可以处理掉绝大多数工件表面的异物,二来就算在一些难以检测和清理的深孔中还存在一些漏网之鱼,它们也不可能轻易跑到进气道里面去。</br>至于说1001号原型机在交付之前没有检查和清理过进气道内部这种事情……</br>常浩南看了一眼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的132厂代表,觉得这个可能性恐怕比较低。</br>以十号工程的重要性,总装过程中肯定要把所有的检查流程反复进行多次。</br>再说,即便只从逻辑上判断,如果132厂的质量管理能离谱到这种程度,那么类似的事故以前应该早就发生过才对。</br>想到这里,常浩南把自己之前从112厂那边学到的飞机制造流程在脑海中飞速过了一遍,然后站起身。</br>结果还没等他开口,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会议室里面响起了一阵掌声。</br>刚开始还是稀稀拉拉,但几乎转瞬之间就变得如潮一般。</br>常浩南抬起手向下压了压,但却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br>他注意到与会人员,尤其是来自试飞站和总装车间的人员眼神相比前些天,甚至相比今天上午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br>那是“听说一个人很牛逼”和“意识到一个人真的很牛逼”之间的区别。</br>一直到大概一分钟过后,掌声才终于平息下来。</br>“首先,从检测报告的内容来看,附着在进气道末端和发动机叶片上的金属碎屑基本可以确定来自铆接过程中的钻孔和压钉过程。”</br>虽然这是大家都已经意识到的问题,但是当在会议上正式被总结出来的时候,不少人心里还是咯噔一沉。</br>尤其是薛炽夀。</br>作为总工程师,在原型机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如此大的质量纰漏,他是肯定免不了要负责的。</br>当然,他也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br>不过,就在薛炽夀已经准备进行一番自我批评的时候,常浩南却紧接着话锋一转:</br>“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次由于生产责任或者质量检测规则落实不到位而产生的问题,主要原因应该还是技术层面上的。”</br>这一句话,让不少人忐忑不安的内心瞬间平静了些许。</br>“相比于132厂过去生产的多种型号歼7飞机,十号工程在工艺和设计的复杂程度上都前所未有,而生产检测的标准却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提升,也就是说,很多以前没有问题的操作流程和生产规定,放到现在可能就会有问题。”</br>“所以,针对目前的情况,我认为马上应该进行的有两项工作,一是对飞机进行彻查,对于蒙皮铆接过程中不慎掉入机体内腔中的多余物进行一次彻底的查缺补漏,二是全面检查飞机的设计,搞清楚飞机内腔中的异物到底是从哪里进入到进气道里面的。”</br>简短的发言结束,常浩南回到了座位上。</br>他虽然被请过来担任十号工程的顾问,在项目方面的权限和话语权不小,但毕竟不是611所和132厂内部的人员,对于更加具体的责任归置问题肯定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