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有心情四处看看,还有话说呢:“我就猜到,你小子一定是搞到了什么古瓷,不然老谭不可能变节的那么快。”
等他走到谭文宗的边上,凝目看向这只泰窑青白釉瓷罐的时候,脸上呆滞下来——他虽然是书画专家,但本身却是个通才。尤其是文物鉴定领域,大致都有积累和了解的。
更别说,眼前这只泰窑瓷,更毫无疑问是华国古瓷器中天潢贵胄一般的存在。
“泰窑?”老顾有点艰涩地问了一句:“这么大的泰窑?”
谭文宗没理他,看向林海文:“我能上个手么?”
“您随意,边上有手套。”
“老谭,你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吧?”顾以致这会也想起来了,大英的那个盘子,才是泰窑第一器啊。眼前这个巨物,怎么可能是真品?
谭文宗戴着极薄的白手套——这种手套是用另一种套的材质做的,最薄,韧性超好,感受力一流,细细地抹过瓷罐的釉面,那股熟悉而让人震撼的感觉,仿佛直接拨动了谭文宗的心弦。
对于一个一辈子研究古陶瓷的专家来说,一件如此大开门的泰窑瓷器,简直比一万个光光的美女还要有吸引力,还要能引动他澎湃的热血。
大开门!
确实,谭文宗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件瓷罐是真品。
太正了!
这种正,不是说完美,没有磨损,全新,而是你一打眼,就能感受到独属于泰窑的那种风韵,如凝脂,如美人,是周正之标准,掌陶瓷之仪轨。
谭文宗平息了一下,举起这只瓷罐,看到底下的朱砂落款。
“明德年制”
大书法家柳如真的亲笔!
泰窑在明德一朝,质量为最高,所以泰窑有时候又称明德窑。而柳如真就是为当时的官窑造办司写落款的,为了防止造假。他写了32个版本,个个都有细微不同,宫内和泰窑烧造处各有一本,其中唯一存世的内藏本,就在皇城博物馆,谭文宗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所以他一看,就知道这是柳如真的亲笔,也是官窑烧造的真品。
“怎么会,怎么会,居然真的有这么大的器物存世。”
林海文兑换出这个瓷罐,跟《帝王出行图》不一样,并不是以神秘宝盒的模式出现的,而是直接兑换的,所以很可能这并非是存世的东西,而是系统产物——系统现在颇为AI,自从他兑换出钧窑烧造术之后,瓷器类兑换物出的比较多。
除了泰窑,其实其它的名贵官窑也有,只是林海文无意兑换罢了。
“老谭,”顾以致也细细看过了,以他对瓷器的鉴定水准,自然看着更像了:“这,这不会是真品吧?怎么可能这么大的一个东西。”
“我谭文宗要是连泰窑都能看错,就白瞎这双招子了。如假包换,当世泰窑第一器,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