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明财团 > 第五章 魏知府

第五章 魏知府(1 / 2)

颖州知府姓魏,名谆,子君安,如今六十有六,说起来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前六十年,这魏知府可谓是白白度过了,一事无成。直到六年前,以贡生的身份,一举做到了颖州知府的位置上,位列四品黄堂!

整个大明朝,近五百年的历史,有这般际遇的知府也仅有他一人。

而且他坐上知府大位之后,还把颍州府治理的井井有条,三年小考,六年大考,次次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其成绩超过许多正牌出身的进士、学士。

如今的大明官场中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走传统科举的,最后中了进士授官,被称之为清流。

二是入新学,学满小学、中学、大学,最后顺利毕业之后同样被授官,只是这些官多是在一些事务性的岗位,准确的说,更多的是吏,而这些被称之为浊流。

无论清流浊流,其实在整个大明的官场体系中,都有相应的地位和权利。清流为官,掌一地之生杀,浊流为吏,握一面之权柄。

不过,其中还有从国初传下来的国子监里出来的贡生,国初时贡生地位其实要比走科举的进士地位高,但是慢慢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贡生彻底的变成了大明官场中的边缘化人物。

这些人被称之为杂流,虽是官身,但多是佐贰官,类似同知,县丞这样的官职,俗称摇头老爷,就是什么事都管不了的人。

一个衙门里,主官多有清流来做,浊流则被新学包揽,而杂流出身的佐贰官彻底成了边缘人。

高宗中兴大明之时,曾经狠狠整顿过官场,甚至想靠新学来对抗科举。只是他大行之后,科举再次稳占上风,但是新学也不甘示弱,反而成为大明吏员的摇篮,有吏入官者也是大有其人,甚至有新学出身的首辅。

但是,贡生出身的杂流,彻底的没落了,曾经风光的国子监生,只能沉沦下寮。

这种情况下,也有人提议撤销国子监,但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读书人新学不成,科举也不成,唯有上国子监才有出路。另外权贵中,也有子弟门上需要安排,皇帝也需要拿国子监的名额作为赏赐臣下的手段,国子监就成了最佳之选。

所以国子监才能得以存续到今天。

也是因为这般情况,魏知府以贡生的身份知颍州府,在大明是显得那么特殊,但是他又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在大明官场上也是一件奇闻。

不过陆骏以后世的眼光来看,魏知府的工作核心其实只有一点,维护颍州府内的稳定!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放到地方治理甚至国家治理上也是一个道理,地方上的祥和兴旺,自然反映出来地方官的施政能力,魏知府准确而又敏感的抓住了这点。

再加上,大明不以经济为指标考核官员,甚至税收收多了还要受到御使弹劾,只要农桑、劝学跟得上,不拖后腿,诉讼案件再少点,不出成绩才怪。

不过说起来轻松,做起来还是很考验为官者的智慧的。魏知府在之前做了多年的同知老爷,虽没发言权,但是看的多,平时比较用心思,自然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施政手段。

其核心就是维护地方稳定,严格约束官府权利!

老知府刚接任知府大位,府衙内的一众官员多少都不太信服,但是他新官上任三把火,拿了几个刺头开刀,霹雳手段一下就震慑住了诸官吏。

最近两年,魏知府因为年纪渐大,便渐渐放权给了同知,平日里他老人家都是在修心养性,只是积威已久,府内诸人没人敢有不敬之心。

今日却也巧了,魏知府精神不错,有心到前院办公之地走走,刚走到这里,就听到了堂上争执,就顺道过来听听。

最新小说: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父皇,朕杀回来了! 无敌傻太子 太监皇子 质子无敌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神话版隋唐演义 大夏钦天监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