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其实,清净的本性就存在大自然间,如果你要学道,就要赶快回归自然的本性,这就是道。”
这事让士成绮看到一位得道的贤人,他的心境如此越。而自己则是自以为是的学者,就很容易瞧不起人;这与受困的野马失去本性,又有何不同之处?我应该将放纵的心收回来,回复清净的自然本性,才能见道。
士成绮当即伏地叩,拜老子为师。
老子收下这个徒弟,并告诫道:“只要多用一点心,就能体会良师益友、善知识,无不普遍存在天地众生间,切勿以外在的形象来判断一个人,要用清净自然的本性来面对普天下的事物。”
老子在翠云峰隐居期间,有时也前往洛邑周边小国仙游。
这日骑青牛游至梁国,遇到名士阳子居。
阳子居入周太学时,闻得柱下史知识渊博,曾欲私拜老子为师,老子不准,言说以叔侄相称,但阳子居已将老子视为师傅。后听说老子隐居翠云峰,阳子居早有拜见之意,没想会与师傅在梁国不期而遇。于是便慌忙从高头大马上翻身而下,掀起锦绿长袍,跪拜于老子所乘青牛之前。老子爬下青牛来,扶起阳子居,与之相并同行。
老子问:“贤侄儿近来忙于何事?”
阳子居施礼道:“弟子来此访先祖居,购置房产,修饰梁栋,招聘仆役,整治家规。”
老子曰:“有卧身之地、饮食之处足矣,何需如此张扬?”
阳子居:“先生修身,坐需寂静,行需松弛,饮需素清,卧需安宁,非有深宅独户,何以能够如此?置深宅独户,不招仆役,不备用具,何以能撑之?招聘仆役,置备用具,不立家规,何以能治之?”
老子听后笑道:“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修身何需深宅独户?腹饥而食,体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寝。居家何需众役?顺自然而无为,则神安体健;背自然而营营,则神乱体损。”
阳子居知己浅陋,惭愧道:“弟子鄙俗,多谢先生指教。”
二人行至难水,二人乘船而渡。老子牵牛而先登,阳子居引马而后上。老子慈容笑貌,与同渡乘客谈笑融融;阳子居昂挺胸,客人见之施之以座,船主见之奉茶献巾。
船过难水,二人骑牲继续前行。
老子叹:“刚才观你神态,昂挺胸,傲视旁人,唯己独尊,狂妄自大,不可教也。”
阳子居面带愧色,恳言道:“弟子习惯成自然,一定改之!”
老子见阳子居有悔改之意,语重心长地说:“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洁白无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丰厚,而似鄙俗平常。虎豹由于身上有花纹,猿猴因为过分敏捷,所以才招人射杀。”
从此以后,阳子居一改高傲的态度和举止,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骄亦不媚。
老子得知阳子居的转变后非常高兴,称赞说:“小子稍有进!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之物也。贵己贱物则背自然,贵人贱己则违本性。等物齐观,物我一体,顺势而行,借势而止,言行自然,则合于道矣!”
老子身边经常伴随一弟子,名叫柏矩,长着黑黑的皮肤方方的脸,中等敦厚的个子,走起路来一步就是一步,就像他的名字规规矩矩。在老子弟子当中,柏矩的学习成绩应该是最好的,每次都是优以上,但是柏矩也属于那种眼高手低,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差的那种。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有点迂腐,有点傻的那种弟子。老子一直将他留在身边,就是担心他到了社会上去混肯定会吃亏,不放心让他出去。但是柏矩终于忍不住要向老子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