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阿妈。”智先走进房中。
阿农坐在床沿,正收拾着红布,将布块整齐地叠成方形,放进布包中。
“智先来了。”阿农兴奋地握着智先的手。
“阿妈这一路回来可还平安?”智先不顾气喘吁吁。
“那是自然,东兰到靖西都是家中故旧。那周群现还敢半道劫人不成。”阿农眼带不屑。
“阿妈怎么让昌发先回来了。昌发跟着你们,我还放心些许。”智先怪到。
“总是怕你阿爸这边有什么三长两短的。况且这兰家老爷喜事,去的可不止靖西县的人,交趾国的官听说也跟着到了。交趾国素来觊觎桂西土地,要是他们发难,昌发这勇士回去还能担一把手。”
“还是阿妈想得周全。”智先道。
桂西僚人自治的州县不设县衙,只在僚族长官(相当于县令)长居之处立一标识,县中事物便在私宅中处理。这阿农所在之处,乃是靖西县内一平常人家,只不过院落大了些,好让乡民入内议事。
只是县官之职看似威武霸道,实则须得统筹各个村寨,联结攻讦,还得小心处理汉家官府和西边交趾国的关系。非是有三头六臂的能人,还担不起这虚衔。
“今日见到五婶,听说你阿爸身体无恙了,不知是否属实?”阿农急问。
“请了一德保名医,倒是没有性命之忧了,只是要好得利索怕是还需要一段时日。”智先走到桌前,取过青瓷水壶,对着嘴咕嘟咕嘟喝起来。
“你看你,怎么渴得那么不像样子。”阿农怪他,“阿爸重病之时,村里巫医有没有给他用过神咒?”
“用了,可是之后阿爸的病反倒愈发严重了。”智先回答。
“那巫医也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了,既然人救过来,也就不去责怪了。”阿农叹了口气,她那副皱缩的眉头也终于释开了。
“智先,农婶!”门外风风火火闯进了一道黑风似的,定睛一看,原来是韦昌发。
昌发浑身大汗,衣襟扯开了,身上的青筋狰狞得像是攒动的青蛇。
“昌发,怎么柴刀有血?”智先谨慎问他。
韦昌发腰间那把柴刀沾满了暗红色的血迹,浓腥掩着刀刃的锋芒。那血痕沾染在虎皮上,显得污迹斑斑。
“适才有一泼皮,赖我偷了他的银子。我暴怒之下就拔出刀来吓他。怎知那无赖竟大声呼喊,引得市集之内人群都拢了过来。我见不妙,就脱了全身衣服让他搜。他见我如此霸道,便欲算了。我岂能受着蚂镀?我就砍了他一只手,让他以后长点记性。”昌发汗流浃背,边说却边显露出自得神色。
“那无赖是汉人是僚人?”智先忧心忡忡。
“自然是汉人,僚人哪里似这般无理取闹?”昌发愤愤道。
“若是市集里的混混,敲诈些许钱财,那便罢了。若是其有什么党羽。”阿农也跟着思忖起来。
“那能如何?这靖西是我们的地盘,还轮不到谁来撒野。何况为难我,也得看看我手里的柴刀应不应。”昌发怒道。
“昌发今日也是鲁莽些了。如今老爷重病,断不能惹是生非啊。”阿农语重心长。
“今日也不早了,叫上瑶姨,我们到集上吃饭吧。”智先把手搭在昌发肩上,安抚他那急促起伏的胸腔。
“我阿妈在哪儿呢?”昌发问。
原来那阿瑶便是昌发的生母。僚人部族远嫁女儿时,总会连一位族妹同去,待到女子生产了,便可回本家。这阿瑶乃是阿农的族妹,当年随阿农嫁到安德村时,与韦存福勇武的族弟相爱,于是也嫁到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