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西凉路,凉不过担惊受怕的人心。
趁着星夜,城门校尉赵延给梁鹄开了门,出城之后车队急奔,一路向西。
二十多个披甲带刀的汉子在地上跑着,护着七架大车,几个男人骑着奔马,摸着黑走着夜路连火把都不敢打亮。
他们像一伙儿从洛阳城逃窜出来的囚犯。
一路无话,直跑到京兆尹地界上,天都泛白了,车队才敢在茂密的林中稍作停歇。
“伯喈兄,却不想,到了洛阳还要连累您跟在下同受这奔波之苦。”梁鹄苦笑着对脸上刺着黥墨的蔡邕拱手,这老头脾气臭得不行,一路上在车里板着个脸,连累他那个从吴郡带来的弟子也大气不敢出。
黥面老头儿两手揣着端在腹部,一头灰发用木簪子随意扎着,两鬓被清晨的山风吹着向后摆着。
“伯喈兄?”
梁鹄自知理亏,也不敢多说什么,从前面拱手作揖又再度绕到黥面老头儿身侧,再作一揖,看着老头的脸又别了回去,梁鹄气的直跳脚,“伯喈兄!”
“不就是跑了一百多里路么,也忒小气了点吧?”
“一百多里路?你说的轻巧。”蔡邕闻言转过头来,“跟着三郎讨生活的亲随都留下了,老夫坐在车里也看的到,三郎出事了,你是他先生,你什么都知道,可老夫也是三郎先生啊,老夫就快是他岳父了,你不让三郎知道老夫来了,就连三郎出什么事都不告诉老夫,现在你反倒觉得我小气?”
“不是……”梁鹄甩着袖子,瞪着眼睛看着蔡邕,却说不出话来。
他不知道该怎么跟蔡邕说,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一时半会说不清的。
“你不说老夫也知道。”蔡邕眯着眼睛,一副知道了什么的表情指着梁鹄神神秘秘地说道:“三郎要造反!”
“啊?”梁鹄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三郎要造反的?”
马三郎要是造反,梁鹄还能听之任之地逃难?早在家里抹脖子以谢先祖了。
“老夫都听见了,密调长水营驻承阳门,留下的那些壮士各个披甲带刀……”蔡邕的脸更气愤了,出口之言吓得身边千里送师的顾雍脸色发白。
其实蔡邕心底里对于马越造反的猜测并不反感,十二年的光阴耗费在辗转逃窜的岁月里,他对大汉爱之深,也对大汉痛之切。“你为何不拦着三郎?掉脑袋天大的事情,老头子脸上这个印记,这么多年的流亡都未曾敢言说有反意,你就不知道拦着点儿三郎?”
不反感,并不意味着老头儿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恰恰相反,许多年的流亡生涯令黥面老者趋利避害的思想非常严重。
“孟皇,咱们回去,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三郎最是尊师重道,凭你我二人还拦得住三郎!”
看着眼前蔡邕情深意重地捶胸顿足,梁鹄的头都大了,这怪老头儿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
“不是,伯喈兄,不说是不说,一说便不让我插话,你听我说,三郎不是造反,不是,造反,明白吗?”梁鹄看了一眼大多一脸惊惧的众人,揽着蔡邕手臂走到一边小声说道:“三郎有危险是真,但不是造反。”
“那他驻兵承阳门做什么?”
梁鹄拍着额头,蔡邕太久的时间不在朝中,这段时间朝廷的动荡非外人可知,蔡邕又不知为何迷上编史,终日捧着前朝史书读来看去,不知道也是正常。
“三郎是要拱卫皇宫,陛下病的越来越重了……何家人呼风唤雨,蹇硕一个人恐怕顶不住。”
“拱卫皇宫自有南军期门,三郎做什么?”
白了蔡邕一眼,这老头儿学问高,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