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望日大朝会。
一则令人期待多日的消息终于通过圣旨颁布出去。
宣和取代了重和,称为了新的年号。
这一年,是皇宋重和二年、宣和元年,辽天庆九年,金天辅三年,西夏元德元年,日本元永二年,越南会祥大庆十年!是共和1960年,孔历1670年,耶元1119年!
这一年,离金军南下,还有不到七年;离东京沦陷,二帝北狩,还剩下不到八年!
天倾将际,皇朝末世,赤地千里,血流漂橹就在眼前——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东京百姓,王公大臣,乃至皇帝赵佶,仍旧沉浸在丰亨豫大的盛世之中,毫无察觉……
李存听到消息的时候,是在太学之中,博士授课完毕之后,一纸布告直接贴于太学中一面类似于后世公示栏的墙壁之上,瞬间便惹起了诸生们的议论。
“我就说嘛,今上一定会改年号的!”一个士子读完布告,然后一副“果不出我所料”的样子,对身旁的几个同窗说道:
“重和不详,自去岁末改元以来,几月之间便灾异频发,改元是迟早之事。”
“和之又和,谓之重和,又怎会不详?去岁改元,是依黄帝故事,故而改元,切勿乱语!”
一旁一位穿着褐色黄纹直裰的青年士子皱着眉头不喜的说道。
去岁政和八年,有方士向皇帝进言,道:据《史记》所载,黄帝曾得宝鼎和神策,而那一年的冬至恰好在十一月初一的日出时分交节,干支己酉。
而去岁的政和八年,冬至亦是十一月初一的日出时分交节,而且干支亦为己酉,和黄帝得宝鼎、神策那年一模一样!
皇帝闻言,以今岁竟和古时圣王得宝之岁相同,自是大喜,便下令于冬至那日改元重和。
故而,那士子才说是黄帝故事。
“要我说,此番改元不为其他,而是仿效太祖乾德故事!”又有一位穿着白色深衣的士子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接口道。
旁边的一众士子闻言,一些人顿时恍然,连声称是。
所谓太祖乾德故事,是据说乾德年间有一日,太祖在皇宫内翻看了一面旧铜镜,在其背后竟然发现了乾德四年的刻印,顿时大惊!于是太祖着人解释,才发现自己用了四年的“乾德”这个年号,早在四五十年前,便被五代十国时的前蜀用过了六年,当时便是大怒,于是不久之后便改元“开宝”。
而重和,显然也是如同乾德一般,撞车了……
今年年初,刑部尚书范致虚上书,言“重和”之年号与北朝年号“重熙”相撞,应更易之。
原来,皇宋仁宗皇帝时候,北朝辽国兴宗曾有年号“重熙”,但为避辽国现今国主耶律延禧之讳,故将“重熙”改称“重和”。
“故而皇帝才会改元宣和!”
白衣士子自信十足的说道。
“那宣和又有何意?”一旁又有人问道。
“盖以宣和殿而名之矣。”白衣士子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说道。
“禁中有宣和殿,乃是陛下收藏书画古玩的地方。要知道今上盛爱书画,其间才情又是古往今来最高者,每日里待在宣和殿的时间要比待在崇政殿的时间都要长得多,自然对宣和二字倍感亲切。
如今碰上“重和”这档子晦气事,仓促之间自是无暇多想,年号定成宣和也就毫不例外了……”
“呵呵……”
众人之中,有人对这一说法信同,但更多的却是不屑,自是各自反驳。
李存并没有加入讨论,在他看来,所谓的年号更易,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