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瓣桃花飘落在山间的清泉,一股股清泉结成一条小溪,一条条小溪汇成一条大江。大江之上,浓雾之中,数艘小船整齐划一地在江面上行驶着,中间有一艘大船,沿江而下。两岸春风吹拂,绿草飘曳。
这是晋朝太元七年仲春,当今皇帝是晋朝第十三位、永嘉南渡以后第九位皇帝——司马曜。这司马曜不过二十出头,已在皇位上坐了有好几年。当皇帝的自然有当皇帝的优越,不过也少不了一些平常百姓感受不到的郁闷。这郁闷有朝廷里头的,但更多是因为来自北边的虎视眈眈。这是这个少年天子的恐惧,也是南方所有人的恐惧,尤其是那些多年前从北方逃来的人,或许他们之中很多人已经归为尘土,但是他们的子孙依旧背负着那个噩梦。
司马曜在早朝散后又召见了几位大臣,问到:“诸位爱卿有何看法不妨直言。”几位大臣都是朝中位高权重之人,但此时却吞吐吐吐,如此军国重事,岂敢妄议。众人都在等一个人开口。那人看了看众人,然后回答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氐秦虽号称百万雄兵,势在侵我大晋,但其国势未稳,人心不一,若我大晋上下齐心,必能以一当百,击溃强敌。”说这话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宰相,侍中、卫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的谢安。这谢安字安石,少年时便已有国士之誉,但一直高枕东山,与王羲之等人畅游会稽,兰亭一会,风流无比。后来应桓温所请,成为其幕僚。当时桓温大权在握,晚年时更是传言有僭位野心,幸得谢安从中周旋,国家才免于改名换姓。谢安所说的氐秦、强敌,便是那东灭燕国、西降仇池、北破代国、南夺蜀中的秦国,氐族人在长安建立的国家,一个已经统治了北方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正在谋划着南侵,让晋国上下如坐针毡。司马曜听了谢安的话,心中不安稍有缓解。司马曜很是信赖谢安,当年若不是谢安和王坦之,恐怕自己已经成为了第二个海西公。司马曜问到:“众卿是否赞成谢大人所言?”众人齐声答到:“谢大人所言极是”。司马曜又说到:“甚好,朕意也是如此。朕已诏桓冲入京,数日后便到,诸位先回去想想,若氐秦来犯,我晋国当如何对敌。”众臣回禀到:“谨遵圣旨,臣等告退。”
长江上,浓雾尽散。此时正是午饭时候。大船上,众人依次围坐,其中上首居中者,一身统帅着装,年纪五十开外,约莫三寸胡须,眉宇间英气逼人,不怒自威。此人是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谯国龙亢人桓冲,字幼子。这桓冲可不是一般人,已故大司马、南郡公桓温便是其大哥。桓冲兄弟共五人,大哥桓温、二哥桓云、三哥桓豁、四哥桓秘,桓冲排行老幺。这几兄弟都做过地方大吏,尤其是那桓温,更是拥兵自重、权倾朝野,连皇帝废立也是轻描淡写。当今皇上的先皇司马昱便是由桓温所立。话说回来,大哥、二哥、三哥都已作古,四哥桓秘在大哥桓温死后作乱,被桓冲放逐,已有数年不问世事,因此桓家由桓冲坐镇,其众多子侄中,凡是为将者,都分驻于荆州、豫州各地。桓家儿郎大多出类拔萃,其中桓豁长子桓石虔、三子桓石民乃当世猛将,桓豁次子桓石秀、桓冲长子桓嗣、桓温五子桓伟皆为当世文杰。
饭食过后,小兵倒好热茶,桓冲抿了一口,向众人说道:“陛下此次召我入京,不为别事,氐秦厉兵秣马,况且襄阳已被苻丕攻占,南侵只是时间问题,我晋国已无退路,诸位将军有何看法?”桓冲话音未落,座下一大汉厉声说道:“他苻坚小儿当我晋国无人吗?只管放马过来,看我不杀它个片甲不留。”此人是桓冲帐下猛将朱绰。桓冲笑道:“朱将军快人快语,若我晋国男儿皆似将军这般人物,何愁他秦国兵马。”朱绰嘿嘿笑道:“我老朱只管上阵杀敌,其他事我就管不着了。”旁边另一人说道:“当年曹孟德何等英雄,挟八十万之师,却于赤壁折于孙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