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伊笑了笑,拿起玉笛,众人都屏住呼吸,军营嘈杂的声音似乎都寂静了。梅花乃花中君子之一,喻指高洁之士,傲立霜雪,桓伊此曲,似乎更适合于寂寥的山林,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但在行伍之间吹奏,却又多了一层意境。乱世之中,戎马生于郊,娇娘守空房,何时马放南山,战士还故乡?乱世更惜芳草,血泊可有净土?桓伊久经沙场,岂不知战争从来就没有真正停止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可桓伊心中仍然有一片净土,没有厮杀,只有丝竹和红颜。
桓玄等人听的是同一首曲子,心中所思所感却不相同。陶渊明又想到了那片桃林,梦里那片自由的桃林,没有君王,没有赋役,没有武器,只有天真的农夫农妇,砍柴、打鱼和嬉戏。桓玄想到了北方,自己从没去过的北方,咆哮的黄河,残破的洛阳,八百里秦川,如今都在氐族人手中,何时能重归晋土,何时能天下归一?小鱼想的是童年时的欢乐,父亲的严肃、母亲的笑容,但都只是一些模糊的记忆。小鱼的家族曾经也是一个顶级门阀,只是后来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小鱼也成了孤儿,原本其护卫带着她要去投靠其姑母,但途中遭劫,护卫也死了,小鱼无家可归,只好化身小乞丐。她只知她的姑母在建康。小鱼已不记得仇人是谁,但仇恨却在心底。桓伊的梅花三弄,只是让小鱼暂时忘却了种种的艰难,那些被人欺负的日子,那些饥饿寒冷的日子。她忽然又想起了在建康城,有位俊俏的贵公子曾施舍给她一些钱,那若有若无的笑容,那忽远忽近的声音,他一定是个好人。
桓伊收起玉笛,看着天空的燕子往北而去,它们是要飞往中原吗?我们又何时能回到中原?
临别之时,桓伊送了一支笛给陶渊明,又送了一把镶了玉的匕首给桓玄。桓伊叮嘱他们此行去建康切莫惹是生非,京城繁华之地,人事复杂,桓玄虽贵为南郡公,大该也有一身武艺,但在皇城脚下,这又算得了什么呢?送走了桓玄等人,桓伊在等待朝廷的诏书,大军也做好了移防的准备。
桓玄四人继续往建康出发,一路上有了更多的军队驻扎点,城镇也越来越繁华。桓玄等人到建康时已是傍晚,问到了驿馆所在,小鱼却没有跟他们去。桓玄放心不下,便给了她一些钱。桓玄三人到驿馆见到了桓嗣,说了些沿途之事,桓嗣见桓玄平安无恙,便也没有多说什么。桓玄把陶渊明介绍给桓嗣认识。桓嗣说了些京城之事,桓冲夜访谢安,几日来又都进宫商议抗秦一事,如此如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