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客套话,只好尽饮此杯。”“来”,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谢琰让谢瑍带着一些手下,把刘裕一族安置在庄园。谢琰、桓玄等人则先前往京口。京口与建康并不远,百多里而已。大江南北,春意盎然,炊烟总和烽火相伴,牧童何时成了士兵,牛背成了马背,少女成了大娘。古往今来,江水不改,人性不易。有人就有战争。而战士是为战争而生。是吗?老夫为谁生,老妇为谁活?反正不是为战争而活。
京口与广陵隔江而望,北府军之主力便是流落于此的流民,谢玄上任兖州刺史、广陵相后,由广陵改治京口,而北府军主体则分布在两岸。谢琰众人自是无须通报便可直入军营,只是主帅谢玄恰巧不在,兵士说主帅去了江北大营。这北府军之布置颇为讲究,谢玄也是玄学名家,对老庄易是涉猎颇深,深谙其道,这军营之名称、布置也是按照玄学来安排。都知道谢玄手下有七大猛将,而谢玄的北府军除了自己坐镇的帅营——道营,其余则分为七营。,刘牢之统领青龙营、何谦统领白虎营、诸葛侃统领朱雀营、孙无终统领玄武营、老将高衡统领老营、刘轨统领庄营、田洛统领易营,合称“四象三玄”。诸营虽都包含各个兵种,但侧重有所不同,名将刘牢之统领的青龙营乃是北府军的精锐,擅长冲锋陷阵。刘牢之面貌奇异,紫中带赤,平日寡言少语,性子沉稳,为谢玄所倚重。刘牢之有一外甥,名叫何无忌,年纪轻,现也在孙无终麾下效力。老将高衡有一子高素,高素有一子高雅之,祖孙三代皆为北府军效力。北府军中,人才济济,谢玄知人善用,为人亲近,麾下将士自是愿为其肝脑涂地。
桓玄等人前往江北见了谢玄,那谢玄见到桓玄,倒也关怀备至。虽说这谢玄当年在桓温账下效力之时桓玄并未出世,且对桓温晚年行径颇为不满,但毕竟对桓温、桓冲兄弟有几分敬佩,更感其知遇之恩,因而对这桓温小儿子颇为友好。此前桓冲与谢安商议,想让桓玄与谢玄之女联姻,谢玄至今没有表态,自然是想先对这小子考察一番。谢家儿女,岂能所托非人。今日亲见桓玄,见其仪表堂堂,虽仍有些许稚气,倒也不足以掩其清朗。又见其所交之陶渊明,颇有几分名士气度。冯该则是走到哪都不忘与人切磋武艺,这不,又与人较量了起来,那人正是何无忌。何无忌见桓玄一行人公子派头,有意刁难,冯该也不是好脾气,便动起手来。桓玄赶紧命令冯该住手,并向何无忌致意。那何无忌看了刘牢之、孙无终眼色,便也住手。谢玄在帐中设宴款待桓玄,诸位将军也在座。诸位将军虽不认识小子桓玄,却知道谯国桓氏,知道桓氏与谢氏、荆州军与北府军之间的微妙,以为桓玄不过是桓冲派来的“探子”,来打听北府军的底细,因而对桓玄没什么好脸色。尤其是那何谦,因其曾在庾希手下效劳,后庾希被桓温灭门,因而对桓氏抱恨在心,若不是谢玄叮嘱要礼待桓玄,恐怕早已生了祸端。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