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洞的具体地址在北庄镇巴山湾旁一座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坐北朝南的悬崖,天然的开了个洞口。分大洞、二洞、三洞。大洞像个大厅有篮球场大小,二洞小,三洞很深而且有后洞口。曾经是历代草头王们落草,居住的地方,易守难攻。在抗战时期邹县、藤县、峄县、兰陵县、巷山县、费县,是抗日模范县。这个黄龙洞在几县的交界处。国民党在这里存放缴获来的日本武器,并且派了个庞军长管理发放,目的就是让群众自发的武装起来去杀鬼子。抢拿没了以后,庞军长隐姓埋名着手开了个学堂,聘请了两位姓王的先生当教员(关于这个教书的王先生,到了解放后他的学生还想着要给他办个特殊待遇。让老先生拒绝了。他说要说待遇,每一个和我同龄的人都应该有,我只想让祖国强大起来。能看到你们为国效力我就心满意足。)生源就是来自方圆左右的村庄老百姓的后代。当年徐庄就有一帮有王家成修、李家启伦、启征、陈家庆林、党家延生、胡家学明、史家孟留等。当地巴山湾有王家光汉还有其他各村也有。学习的教材除了老私塾底子四书五经意外。还有抗日救国革命进步的思想教育。这个学堂可以说是国共两党共同的结晶。教学的质量还是相当高的,时代造英雄。孩子们的学习态度也非常认真。到了解放后,学校都有了新址。黄龙洞的学堂已经完成了使命。据说解放军大军南下时在黄龙洞里收缴了电台和一些与教材无关的文字资料。从方方面面认证庞军长是国民党管理层面的人物。劝其反正。这个人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固执的坚持说什么不能放弃东北还有什么地方等,最后到底是怎么落实的没人知道。到是那时候老百姓口中流传着一句“日落红云起”耐人寻味。那两位教书的先生一直都活着,原籍就是峄县南的一个山村,离黄龙洞也就百来华里路。在黄龙洞里就读的学生大多都从了军。其中在八路军中干事最大的要数王光汉这个学生了。任过公安部副部长当时的公安部长是华国锋。说起这个王光汉他的祖上就是从徐庄南山湾王家走出去的。是六支人烟中的长支。长支出免辈。若干年之后,长支的光字辈与小支的成字辈成了同班同学,年龄也相差无几。王家族谱中的几个班辈在这里说一下是“继福成,祥光启明善。”光和成中间还有个祥字辈。同一个祖籍,小支的后人成修干了个专员,任过山西太原秘书长等职务。其他的同学李家启征,任过福建省三明市的一个职务,也是个专员。陈家庆林任过藤县县委书记。史家孟留此人是随娘家改嫁到了徐庄史家,姓孟明留,小时候叫史留。长的四方大脸,黑大汉。当年徐庄有个戏班子让他扮演一个武士,台词只有两句“杀三杀,砍三砍。”可是他每到台上就喊不出来,没办法,最后只要换了一个叫王传名的青年。王传名一天学也没上过,学的是剃头手艺。这个王传名唱出了小名名气的黑脸角色。党家延生没学唱戏,也没任过什么职务,学了个打烧饼的手艺,以至于后来有人编了个顺口溜:“同在黄龙洞。分工各不同,有人当部长,有人打烧饼。”其实这样的结局,要按马克思的说法真是:“一个青年人往往不能自由的选择与自己的志愿相符合的职业,因为在你能够决定之前,已经在你社会上的种种关系的某种程度上开始确定了。”要按咱们中国的老俗语就是一句话:“命运。”黄龙洞里还有一个学生是李家启伦。(启伦和启征都姓李但是同姓不同宗。李启征是徐庄后边孙庄李家。李启伦是不是当年太平军一支北伐军部队的头领李开芳的后人,没人去考究。)李启伦是八路军115师的一个战士,当过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的替身,人称“假罗荣桓”李启伦身高马大,一米八以上的个头,满脸的胡须,一直到胸脯,会骑马、打枪。在1959年沟南边一华里地有个国营林场,喂了几匹马,这些马是没经过训练的野马。李启伦为了展示自己骑马的本领真是骑在了马背上。但是这马揭起前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