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有朝廷的考虑;又或者,人们至少还可以觉得,朝中现下或许是有几方争执不下,所以暂时未开城门。
总之,眼下虽也怨声载道,但人们还心存希望。骂声虽连绵不绝,但不会高涨到顶峰。
可如果他在此时对谢逯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叫进殿来训斥一顿,事情一旦传出去,就成了他这个作皇帝的不肯开门救人。
朝廷会一下子脱开干系,接着,所有的矛盾都会直指皇帝。
百姓一旦觉得残忍的不是“朝中奸佞”,而是昏君,有心之人会立刻拿此事做起文章,下一步便会是叛乱四起。
当下,江山刚经历过一场蝗灾的折磨,一旦再起战事,势必生灵涂炭。
这种环环相扣,会令任何一个皇帝不寒而栗。
所以这口气,他再气也只能暂且忍着。唯一能庆幸一二的,是谢迟很清楚个中轻重,就算在谢逯的挑唆之下,民间闹得再厉害,谢迟也不会打开城门。
两天后。
忠王府,陆恒听完城外的事后,脸色青了半天,走进正院时都还没缓下来。
忠王妃卫氏原正读着书,没注意他的脸色,抬头便悠哉哉道:“我突然觉得,敏郡王不开城门也有些道理。”
“?”陆恒一怔,道,“当然有道理。”
忠王妃思索着又说了下去:“那些个读书人,只一味地看到灾民可怜,却没想到灾民入城后会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会不会弄得城中百姓也过不下去。”
陆恒不禁好奇:“你怎么突然琢磨起这个了?”
“书上说的。”卫氏的手指敲了敲书。陆恒一看那封面还是崭新的,就知道肯定又是那近来在坊间名气颇大的“是大”写的。这些风花雪月的书大多是女孩子家看,他对此没兴趣,但听忠王妃说里面竟有关于治灾的内容,不觉有些惊讶:“拿来我看看。”
卫氏把书递给他:“就三两页里提到了一点。也没说什么,我就是一下子想到了眼下这事。”
陆恒拿过来看了看,确实写得不多,大概只是故事里的一个小支线。
他于是草草看过便把书递了过去,卫氏这会儿才注意到他的神色:“怎么了?气色不好。”
陆恒一叹:“那个六世子谢逯,跑到城外施了三天粥了。呵——”他冷笑了一声,“如今在灾民眼里,他跟活菩萨似的。”
卫氏锁眉。
陆恒又叹了口气:“几万人的性命放在那儿,城门一直不开,他还真当那只是敏郡王的意思?真是愚不可及。”
陛下一直没明白的表态,至少说明在陛下眼里,敏郡王当下的做法是可以接受的。
陛下不是不顾百姓性命的昏君,目下这样,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虑。或许是因为怕灾民入城闹事,也或者是还有别的难处,但总之,陛下绝不是不知道敏郡王在做什么。
——在这样的局面下,谢逯出去对灾民施恩?他觉得他在打敏郡王的脸吗?
他同时也打了陛下的脸,打了朝廷的脸。
灾民对他的赞誉越高,这巴掌打得就越狠。
蠢啊……
陆恒无奈地摇头,气恼之余,也不禁有些为谢迟担心。
他和谢迟的交情就那么回事,不过觉得谢迟性子刚正,论才能也算个人才,不想他遭小人算计。
谢逯这么做,陛下那边倒不会想治谢迟的罪。可怕就怕民间的呼声大了,陛下也会顶不住,到最后不得不拿谢迟开刀,来堵悠悠众口。
这怎么办呢?
陆恒一时没什么主意,但他想,若在这事里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