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登基大典相应事宜已是准备就绪,此间章程还请您过目。”御前奏对的,正是新任的礼部尚书,沈祁丰。
沈祁丰原本是看中了二皇子赵珏,还打算献上二女儿。可没曾想兜兜转转,最后登上大位的,竟是五公主赵珵。
不过,五公主倒是颇为亲近蓁儿,还救过蓁儿一命。开府之后,便把她擢为文书,带在身边。如今登极,女帝临朝,蓁儿若是能被倚为腹心,那前途便是无可限量。蓁儿的婚事,便要好生斟酌了。毕竟当初沈家有意,二皇子虽为皇帝胞兄,但未尝不会遭忌讳,还是要与其保持距离为好。
这个二女儿,自小博学聪慧,沈祁丰本想通过沈文蓁向新帝表示衷心,没曾想,新帝竟是主动提拔自己。礼部尚书告老,点明让自己暂代。原户部尚书许汉真革职之后,上位的是先帝心腹。本想着一朝天子一朝臣,多番活动,自己也可以想想那个位子。
只是,新帝并未动户部,反而把自己擢升至礼部。虽说是暂代,可是这一场登基大典下来,办得好,就是妥妥的功劳,尚书之位就是板上钉钉,倒也很好。
程知督了一眼沈祁丰,便明白他心里打的小九九。想升官?可以。想做户部尚书?绝对不行。
沈祁丰此人,真才实学也有,但最擅长的,是官场钻营。这般识时务的人才不放到礼部,成为帝王喉舌,做个御用文人,和那些子腐儒打对台,岂不浪费?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和清流打交道最多,目前来说,最是适合他了。
而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非得选任人品端方、严谨讲原则的帝王肱骨。程知已是物色好人选,是严家子弟,锐气十足,只是资历尚浅,已是安排到户部接任沈祁丰留下的位子。接下来,与赵昊的较量,免不了要从户部动手革新。
“沈卿辛苦。朕初登大宝,典礼便依循旧例。卿可多向广裕王、中书令以及太傅讨教。”沈祁丰这事儿倒是办的周到,大典声势赫赫,彰显国君威仪。
“臣遵旨。广裕王爷,孙大人,周大人,下官刚到礼部,大典诸项,还请多多指教。”
“哪里。沈大人过谦也。沈大人行事很有章法,不愧是陛下慧眼识珠,亲自指派。”广裕王赵冲呵呵一笑,心里却是一叹,新帝不简单呐。
赵冲是赵泽的堂弟。广裕王一脉,一向不掺和朝堂之事,安安稳稳过了这么多年,哪曾想,大侄子临了,居然把自己拖进这摊子浑水。
这个侄孙,哪里是什么柔弱人物,先帝真是看走了眼。还学先人,任命什么辅政大臣,临终托孤。
昔年,新帝以一纸推恩令进入世人视野,而后,改设刺史,报对预算,强化监察,考核地方,推行律法,打压藩王,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儿办得不漂亮,又哪里是普通人能做的出来的。
更别提,赵珵一介女子之身,可以打败诸位兄长,赢得那个多疑不定的大侄子的信任,获取严家的全力支持,舍兄长而投向自己,这是怎般手段。更何况,观近几日朝中动向,那位许丞相也恐是偏向了新帝。
啧啧,这样的人物,赵冲可不敢得罪,只想敬而远之,安份地混过这几年就好。只可笑孙庆和周礼安,一个野心勃勃却毫无眼色,真妄想做个名副其实的辅政大臣,独揽大权;一个清高迂腐却并无实干,整日里还想着让新帝低头,真是无知无畏。赵珵早晚得收拾了他们。
这个沈祁丰,本身就会钻营,又识时务,又会讨巧。其女沈文蓁日日跟在新帝身边,俨然一副内相之态。沈家,也是不好得罪的。
“既是陛下嘉许,王爷称赞,沈大人,你可要多用心呐。”周礼安对这个只知道溜须拍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