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玄迫不及待地打开正文,浏览了片刻,旋即便失望地摇了摇头。
这分明就是一份很空泛的技巧归纳啊,都没有具体到某一份特定的试卷,到处都是万金油式的答题指南。放到前世,这种小册子估计别说卖了,就连白送都没人要。
但现在毕竟是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大家通讯条件很不便,有些考生寒窗苦读十几年,结果一上考场看见试卷,顿时一脸懵逼,丫的为啥这份题和我平时学的东西压根就不一样呢?
这也不奇怪,地方私塾的讲席往往本人也不过是个秀才,可能一辈子都没参加过会试呢,自然对于乡试以上的考试没有了解。再加上大衍王朝的科举考试主观性很强,不同行省不同州府由不同的主考官命题,很多主考官出题有着强烈的个人倾向,没有事先打听的考生,还真是没辙。
萧子玄失望之余,又打开了另一本押题卷,他现在纯粹觉得“押题卷”不过是一个噱头,之所以能如此畅销不衰,也只不过是因为考生们信息实在太匮乏了,遇到这样粗制滥造的小册子都如获至宝。
第二本书的质量顿时上了一个档次。书名叫做《历科墨卷持运》,撰稿人是神册三年的进士李先谦。
顾名思义,墨卷持运就是乡、会试中式文章选刻而成的小录,也就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高考满分作文选。
《大衍会典事例·礼部·贡举》里这样写道:“龙鼎九年议准:嗣后每年乡、会试卷,礼部选其文字中程者,刊刻成帙,颁行天下。一应坊间私刻,严行禁止。”后又在龙鼎十六年复准,开放了坊间私刻的权利。
考生们口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苦读十年,不如闱墨一卷。闱,即为科举的试院、贡院,墨,即为试卷。也就是说,大家都公认了历年真题的重要性。
但是萧子玄仔细地浏览了一遍这本真题集,依旧不屑地撇了撇嘴。所谓“持运”,不过就是试卷的“搬运工”罢了,这本书基本上全都是考题和优秀答案,每篇倒是都有点评,但是点评都很精短,实际参考性不强。
萧子玄不禁想起了前世的高考,类似于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类的东西,简直已经把考试升华成了一门充满套路的艺术。不同类型的题该怎样答,什么题可以丢分,什么题就是在送分之类的考试策略,简直已经被钻研到无懈可击。
萧子玄不禁暗暗想到,要是由自己来出一份大衍王朝“举士”考试的辅导资料,估计瞬间就能碾压市面上的一切参考书籍吧。
对于考生来说,历科真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怎样把历科真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有些人只是拿来练练手,借此找到考试的“手感”和“题感”,这种人连真题十分之一的功效都没有发挥出来。
聪明的人知道“统计”这个概念。他们会把近几年的考题摆在一起,分析一下哪些经文被抽到的概率最大,哪些话题被拿来要求做文章的频率最高,又有哪些考生写的哪些文章会被放到更高的名次,这些文章的相同点在哪里。
能做到这一点的,往往都是很厉害的考生,他们的胸中早就不仅仅只有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了,他们已经懂得如何从僵化的考试制度中脱颖而出,已经懂得如何把现有资源利益最大化这样的“入世哲理”。
但是客观地来讲,在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概率统计之前,不可能有人将“大数据分析”发挥出很好的功效。
因为摆在你面前的都是一堆极其原始的试题和答案,可能“帖经”之类的问题还容易统计一点,但是诗赋和文章呢?要以怎样的模型去归纳诗赋文章,才能真正有效地把不同考题进行合理的分类呢?
这不仅需要高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