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五百一十五章 战前

第五百一十五章 战前(1 / 4)

打仗,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打越久,消耗越严重。所以对于战争,皇帝和文臣,还有百姓立场是一样的,没有人希望打仗。将领刚好相反,越是乱世,将领就越高兴。有仗打,才显得他们得重要。

不过这仗呢,也又有区别得。打胜仗最好吗?其实应该是排第二,排第三的是打败仗,这点将领得立场倒是和所有人一样。排除那种居心叵测得,打败仗没人喜欢。

那么,将领们最喜欢哪种战争呢?持久战。好在哪里呢?一旦开打,一定有人胜,有人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常胜不衰。最好是持久战,大家耗着。

这样好处很多,首先,不用担心打败战。其次,耗得越久,越能显示他们得重要。最后,这打仗呢,总有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机会,打持久战,后方耗损严重,一些不良将领,却可以趁机捞得盆满钵满。

当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是所有将领都这么想得,尤其是太平盛世时,你要这么耗下去,当心被御史、言官弹劾,就被换掉了,然后等你的就是牢狱之灾。

可是,很多时候,仓促出击不是好选择,持久战才是对得。像当年哥舒翰,守潼关,继续耗下去,才是最好的选择,结果被逼的出战,一败,大唐几乎就要改朝换代了。

而怎么判断,何时该战,何时该守呢?有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于何时该进兵,何时该守,历朝得作法都是派遣监军,派太监监军。不过,其弊端大家都知道。能成事得没几个,败事的比较多。

这点李忱是知道得,并且他也没有什么太监可派。现在宫里还有些太监,不过都是闲职了,李忱也不会在扩充。虽然不是所有太监都是坏得,可是实在太监不够人道。

李忱的作法就是组建参谋部,把大唐军队中,本有得参谋作用提高。用参谋给将领意见,并且取代监军监督。在战情讨论会议上,会把所有意见写成书面报告,最终论功行赏,或者论过惩罚。

不过,这个会议有个大前题,为了避免令出多门,不管怎么讨论,最终都是让统帅决定,统帅决定了,全军就必须执行。不管你再反对,都必须作。不然,统帅威严何在。

对于李忱得作法,石雄是很赞成得,这样虽然给统帅很大的压力,不过,当统帅本来就该有所决断、魄力。现在免了太监监军,增强参谋和战前讨论,能让各军更明白主将得意图,并且集思广益。

会议中,很多将领都主守,不能说他们心态上是希望打越久越好。守也是一个很好得方法,不过石雄有石雄得考虑。

先不说皇帝的期望,他说,这仗打太久,士兵也会很烦。如果拖延上个一年,说不定会军变。这不是不可能,虽然天气还好,还没冷下去,补给也没欠缺,不过这仗打了也快半年了,拖太久,士兵会厌战。

这也是李忱尽量避免新军发生弊端。为何不招募那些成家立业的人为兵。很容易思乡。他宁可招募一些年轻没有成家得。四海为家,比较能耐久战。还有日后,他们可能会被长远派驻异乡。

当然,这么说可能有些偏颇。唐代不是没有长久派驻边疆服勤得,人家也是有家有眷,不过李忱还存了点心思,就是同化。派遣一些士兵久驻边疆,最后在当地,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在他设想中,有几个好处。首先,他们在当地成家,既然是派遣士兵驻守,还是边疆,就表示当地需要防守。这样一来,他们在当地成家,他就可以分田地给他们,立刻就转职成民兵。必要得时候,可以帮助防守,减轻防守负担,增加守御能力。

其次,稳定当地情势。明面上,亲大唐得人增多,日后这里会比较稳定。阴暗点的心思,女人都被唐人取走,土著男人

最新小说: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太监皇子 神话版隋唐演义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无敌傻太子 大夏钦天监 父皇,朕杀回来了! 质子无敌